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萨尔瓦多 >> 地形地貌 >> 正文 >> 正文

我是谁,我在哪寻求精神救赎的摄影师塞巴斯

来源:萨尔瓦多 时间:2021/9/3
女人脸上长白癜风 https://m-mip.39.net/nk/mipso_4474446.html

我是谁,一个不定期更新(MéiPǔ)的人

他是谁?一位用七年时间植树造林

从大自然寻求精神救赎的摄影大师

——塞巴斯提奥.萨尔加多

(Sebasti?oSalgado)

左右君第一次知道萨尔加多是看了他拍摄的巴西金矿工人的照片,半年前又在北京PageOne书店翻到他的画册《WORKERS》,再一次被他照片中的力量所感染。于是乎,这个伟大的摄影师就在我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会有一天,我要把他的故事写出来。

萨尔加多:《创世纪》-

↑美国阿拉斯加州的北极国家野生动物保护区,年。

《创世纪》的封面,育空河像一道细长的闪电,把布鲁克斯山脉劈成了两半。没有任何生灵,只有重重山峦,一切回到了生命的最初。就如《旧约.创世纪》第一章的开头:起初神创造天地。地是空虚混沌,渊面黑暗;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神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威德尔海域保利特岛与南舍特兰群岛之间的冰山,南极半岛,年。

↑面包树,年。

↑海鬣蜥的爪子,厄瓜多尔加拉帕戈斯群岛,年。

↑南露脊鲸的尾巴,阿根廷巴尔德斯半岛,年。

↑涅涅茨人,俄罗斯西伯利亚北部亚马尔半岛,年。

这是《国家地理》?

No,No,No

这是萨尔加多沉寂了七年,告别摄影,归隐山林,用自然法则自我疗伤,重新思考人与自然的作品。这本《创世纪》绝不是风光照那么简单。

塞巴斯提奥.萨尔加多,他用25年的时间游走世界各地,拍摄了无数震撼人心的纪实作品,是世界上最著名的摄影师之一。但当53岁的他经历了人世间最黑暗的时刻,他被眼前的现实击垮了,他开始怀疑自己、怀疑自己的影像、怀疑自己在这人间至暗中所扮演的角色。

萨尔加多放下了照相机,回到家乡,开始寻找一条自我救赎的路。

他的家乡原本是一片雨林,现在成了荒山。在妻子莱莉娅的建议下,他们决心重新恢复这里的一切。

↑七年时间,这里恢复了热带雨林本来的样子,树长高了,动物们也回来了。

在大自然的环抱下,树林的重生也让萨尔加多重生了,60岁的他找到了自我救赎的路。他发现,我们居住的地球仍有40%保留了“创世纪”时期的样子,而这没有被现代文明践踏过的土地竟然是那么美,他要用摄影向我们居住的地球致敬。这就是我们前面看到的作品《创世纪》。

萨尔加多在致敬大自然的同时,试图回答一个问题:我是谁,我在哪,我们相对于这个世界又是什么?(跟《武林外传》吕秀才提出来的哲学问题如出一辙)

那些人迹罕至的峡谷、冰川、岛屿,正是大自然的绝美,如今还有多少保留了他们原本的面貌。

那只吃手的黑猩猩、中世纪骑士一样的海鬣蜥爪子、翻起水花的鲸鱼,我们是不是同一个祖先?我们在各自进化的过程中经历了什么?

那个从热带雨林的树上一跃而下的人、那些与驯鹿一起生活在北极圈的人,他们依然还在诠释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系。

只有灵魂饱受折磨的艺术家才能从混乱的世界中提炼出美,那摄影师萨尔加多又经历了什么呢?别急,听我慢慢弹~~~

年,萨尔加多出生在巴西的乡下艾莫雷斯,作为家里唯一的男娃,爸爸给他起了跟自己一样的名字——塞巴斯提奥.萨尔加多。他在圣保罗选择了经济学专业,并加入了“左翼”青年组织。年,巴西独裁统治时期,“左翼”激进分子遭到政府迫害,他和妻子莱莉娅逃到了法国。学建筑专业的莱莉娅买了一部相机来拍摄并研究建筑,就是这台老婆的相机改变了萨尔加多。

被国际咖啡组织派去非洲做一个金融类的项目,他带着这台照相机就去了。回来看着这些照片,他觉得摄影才是自己真正想要追求的。莱莉娅用全部积蓄给他配齐了相机,告诉他“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不后悔!”

《萨赫勒:路的尽头》-

萨赫勒是非洲撒哈拉地区,世界上最大的沙质荒漠。至年间,发生了旱灾和饥荒,万人受灾,仅埃塞俄比亚死亡人数就达40万。

↑面对旱灾和饥荒,难民向周围国家迁徙。

↑父亲抱着死去的儿子,无能为力,生命将去往何处。

↑躺在联合国救援卡车上的两个难民,聊着闲话。

↑一个母亲干瘪的**抚养着两个吃奶的孩子,她们的生命还能坚持多久?

↑父亲对死去的儿子进行最后的告别。

↑瘦弱的孩子衣不蔽体,手里拿着一只鼓,坚毅的望着前进的方向。

年萨尔加多跟随“无国界医生”组织来到了埃塞俄比亚,这饥荒不仅是干旱造成的,还有国家长年内战。但难民表现出来的秩序和坚定的活下去的勇气让照片煽情的力量达到了极致。他想通过情感同化,来影响人们去改变非洲饥荒的现状。

插一句:年1月,迈克尔.杰克逊召集45位音乐人录制《WeAreTheWorld》,呼吁为非洲饥荒捐款,改变现状。

《劳动者》-

巴西的赛拉佩拉达金矿,这里有5万人在昼夜不停的寻找金矿。他们不是奴隶,他们是来自十几个国家的工人、知识分子、商人、农民。但在这,他们只有一个身份——淘金者。

在这个类似金字塔或者长城的工地里,蝼蚁一般的徒手挖矿,除了喘息和劳作的声音,这里是安静的,可怕的安静。每个人都面无表情,他们只想着淘金,改变自己的命运。

除了日常的工资,矿工每个月可以挑选自己挖的一麻袋矿土,也许里面有一块5公斤的黄金,也许就只是土而已。

这是一场赌博,命运的赌博。

“这里没有奴隶,他们都是自由的,如果说有什么奴役着他们,那么是对金钱的欲望和变富有的野心。”

“他们虽然衣不遮体,但仍然具有人的尊严。我深感世界存在着太多的不公平,良心驱使我把这些拍出来”

年,第一次海湾战争即将结束,伊拉克军队撤出科威特,萨达姆下令点燃科威特油井,浓烟滚滚,遮天蔽日。来自世界各地的消防员汇聚科威特,向着多座熊熊燃烧的油井前进。

萨尔加多想通过这部作品向劳动者致敬,他们是生产中最重要的环节,而纯手工的劳作也正逐渐被机器所取代,但他们表现出来的劳动者的尊严令人敬佩!

《出埃及记》-

萨尔加多拍摄了-年的波黑内战。人类间的仇恨、暴力、战争并非只是发生在遥远的非洲,在二十世纪的欧洲一样存在,一样让人绝望。

原本的《出埃及记》是《旧约》中重要的一卷,记载了以色列人在先知摩西的带领下,离开生之为奴的埃及,通过荒野到西奈山前往上帝应许他们的国度——迦南的故事。

年4月6日,载着卢旺达总统和布隆迪总统的飞机在卢旺达首都基加利附近被击落,两位总统同时罹难。该事件引发了胡图族人针对图西族人的种族大屠杀,将近万人遇难。

↑这条公里的路,直通卢旺达首都基加利,横尸遍野,被称为“死亡之路”。

↑一位父亲将儿子的遗体放在尸体堆上。

↑每天有-00人死亡,尸体被用铲车堆在一起,挖坑掩埋。

↑无论是学校还是教堂,图西族人经历的是种族灭绝的大屠杀。

↑透过眼神,你能看出来,右边这个孩子即将死去。

萨尔加多逆着逃难的队伍,走上了“死亡之路”。每天都有一两万人死去,他沿路看到的是连绵数里的尸体。两个种族之间血腥的屠杀,妇女儿童都不放过。萨尔加多虽然安全撤离,但他目睹了这一切,却帮不了任何人。无数次,他按下快门;无数次,他甚至握不住手里的相机,全身颤抖,放声哭泣。

“世间有一种凶残至极的野兽,叫做人类。”

在卢旺达,萨尔加多备受折磨,除了身体上的,还有灵魂的。目睹了世间最黑暗的时刻,陷入思想压力的萨尔瓦多开始怀疑自己,怀疑自己的影像,怀疑自己在这黑暗时刻里所扮演的角色。他没有办法坚持下去了。

“这是我最后一次旅行,我再也不能相信任何事物、任何人,人类根本就不应该存在。”

每个人都会有一个自我救赎的方式,有人弃医从文,有人信奉宗教,而萨尔加多在七年后选择重拾摄影,信仰自然,就有了《创世纪》。

“我想拍摄我们,这是最初的我们,与自然和平相处的我们。”

年12月15日,萨尔加多被法国授予国家荣誉骑士勋章。

“人们说我是社会学摄影师或者经济学摄影师,我并不认可这样,其实摄影是我生活的方式,包括我所爱的、所恨的,等等所有想表达都是通过摄影来呈现。”

如果大家对萨尔加多感兴趣:

北京的朋友,可以去北京前门PageOne书店三层,电梯后面那一排找到《WORKERS》来看看,壕一把也可以买一本珍藏!

也可以通过小猪快跑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sicongg.com/dxdm/925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