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宁
巴西成功迁都
巴西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国家,全称巴西联邦共和国,位于南美洲东部,东濒大西洋。巴西国土北部是圭亚那高原、西部是亚马逊丛林,西南部是查科平原以及巴西高原,南部为坦荡的高原牧场。巴西大部分领土位于赤道与南回归线之间,是热带和亚热带气候。国土面积为平方公里,人口约为1.21亿。是一个新兴的经济大国。
巴西迁都动议
巴西第一个首都是萨尔瓦多(一)。年巴西迁都于风光秀丽的港口城市里约热内卢。两百年来,由于不加控制,过度开发,使这座城市急剧发展,不仅是巴西的政治、行政管理由心,而且成了经济、文化中心。城区内工厂林立,城市规模不断扩大,人口剧增,经济、文化活动不断增加,交通拥挤,能源紧张,环境恶化,使里约热内卢在人口、交通、能源、环境污染等方面不胜其负,难以履行首都作为政治、行政管理中心这一真正职能。为了使首都彻底摆脱上述沉重负担和压力,也为了开发西北广大内陆地区、使内陆与沿海的经济得以均衡发展,巴西政府决定将首都迁到巴西高原中部。于年4月21日在一片红土荒草上新建成了一座拥有八个卫星城市、占地多平方公里、人口万的新首都——巴西利亚。有一种观点认为首都应该设立在国家版图的中央为佳。因为首都是一个国家的心脏命脉之所在。从国防和国家中枢安全考虑,首都周围理应有一些领土为屏障,使得门户不至太开敞。巴西把首都从滨海城市里约热内卢迁到巴西高原中部的巴西利亚,当然也有这方面的考虑。但是重要的原因还是借助首都作为行政管理中心的作用,以她的繁荣和发达,辐射和带动周围地区,使原来比较落后的中西部内陆地区得以均衡发展。这也是巴西政府迁都的初衷。
巴西政府在选择新都位置时,十分注重自然和人文条件。城址是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依靠科学的方法确定的。当时政府提出,新首都选址应充分考虑气候、水源、地形、土质、交通、能源、风景资源等条件。按照这些要求,由科技人员采用空中摄影、实地考察、测定数据、比照条件,初选了五个地点。再组成多学科的专家组进行论证,综合比较,优中选优,最后选定了戈亚斯洲高原的巴西利亚作为新都地址。从年开始,经过三年多的时间建成了高度现代化的新型首都城市,为世界各国树立了成功的榜样。巴西利亚虽然地处热带,但由于当地海拔较高,所以夏无酷暑,气候宜人,年平均温度在22°C左右,且位于马拉尼翁河和维尔德河汇合而成的三角地带,水资源丰富。首都市区地势平坦,土质优良,地质构造稳固。
巴西利亚的规划与建设
为了使新首都能够很好地发挥作用,巴西利亚整个城市的建筑布局不仅整齐美观,更重要的是突出首都的行政管理中心的职能,一切为政府机关办公提供了便利条件。
巴西利亚
为了贯彻把首都建成只包含中央行政管理和旅游功能的城市的指导方针,同时也为了避免重蹈过去过度开发首都的覆辙,巴西政府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一是控制人口和城市规模;二是尽量减少市区的工业建设和经济活动;三是加强城市绿化和环境保护,以此达到长期使首都在优美的环境和良好的秩序下履行其行政管理中心职能的目的。比如为了控制人口和城市规模,巴西利亚在兴建之初就同步建设了八座首都的卫星城市。这些卫星城市距离市区都不太远,每座卫星城都按其功能来分别布局和建设,如侧重居住、侧重工业等。总的看来,卫星城建设设施配套齐全,商业发达,住房舒适,往返市区的交通便利,且房租、水、电费都要比市区便宜,环境要比市区更优雅。这样居民都乐意住在卫星城,卫星城就疏散了首都人口,解决了首都由于人口密集而带来的一系列难题,提高了政府机关的办公效率,维护了首都的良好秩序。为了使首都摆脱其他压力,履行行政管理的中心职能,除控制人口增长外,巴西利亚还严格禁止在市区建各类重工业工厂和污染较重的轻工业工厂,经济活动也只有建筑业、公共管理和服务业为主,这就避免了由于经济活动过多过滥而造成的交通拥塞、用水和能源危机,减少了噪音、烟尘、废气、废水对城市环境的侵害和污染,使首都更有效地承担起政治中心的职责。
巴西迁都的成败得失
巴西的新首都巴西利亚完全是从一无所有新建的,现在大约发展到两百万人口。当然除了经济外,巴西迁都的另一个原因是安全的考虑。历史上巴西饱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先后被法国、荷兰和葡萄牙从海路侵占。将一个沿海城市里约热内卢作为首都让巴西人感觉很不安全。在远离海岸的内陆建立一个新首都的想法早在年就有了。因此,对于巴西迁都来说,安全是一个很重要的潜在原因。而开发内地不发达地区是巴西迁都的公开原因。另外,较小规模城市局面容易控制,民众要求比较容易满足,自然也有利于政治稳定。
迁都固然有这许多优点,但实际上,巴西利亚的建设工程浩大,代价高昂,导致公共赤字猛增,通货膨胀严重加剧,巴西举国怨声载道。这是导致年军事政变的重要原因。因此巴西迁都的是非至今仍有争议。
韩国迁都的尝试
韩国位于朝鲜半岛南端,“二战”后在推翻日本殖民统治后建国,首都一直是历史上朝鲜王国的都城首尔。但韩国年当选的总统卢武铉在竞选时提出将首都迁离首尔的口号,而在当选后更是不遗余力地推动迁都进程。在他主持下推出的《新行政首都特别法》提出了迁都的具体步骤和新首都的规划。根据特别法,新行政首都将建在韩国腹地忠清南道和忠清北道一带,规模不大,人口控制在50万人,搬迁投资总额预计为亿美元。卢武铉计划年最终选定新行政首都地址,经总体设计后于年动工兴建,从年起总统府青瓦台和中央行政机关将陆续分阶段从首尔搬迁到新址。这一迁都计划激起了韩国国内的巨大反响以及全世界的广泛
中科白癜风看皮肤病更专业
中科白癜风公益活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sicongg.com/gjqh/9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