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萨尔瓦多 >> 地形地貌 >> 正文 >> 正文

拉美诗歌杂志笔记本首次为中国诗人办特

来源:萨尔瓦多 时间:2024/9/4
8月7日智利当地时间,巴勃罗·聂鲁达基金会诗歌杂志《笔记本》“中国当代诗歌”专刊出版。据聂鲁达基金会执行主席费尔南多·萨艾思·加西亚表示,本期是献给中国诗人的特刊,也是《笔记本》历史上第一次推出一个国家的诗歌特刊。《笔记本》目前为季刊,是拉丁美洲发行量最大的诗歌杂志,影响力超越智利国界,覆盖大部分拉美国家。本期特刊开创了该杂志办刊20多年首次整期为某一个国家的诗人办特刊的先河。同时,本期杂志的篇幅为页,为有史以来最大,超过平时每期两倍的厚度。由于新冠疫情,智利大部分地区还在封城,目前,聂鲁达基金会发布了专刊的电子版,疫情过后会印刷纸质版。据悉,本次“中国当代诗歌”专刊由北京语言大学教师、目前在智利大学任教的西班牙语翻译家孙新堂策划并翻译,收有中国当代诗人、作家莫言、吉狄马加、李少君、周瑟瑟等20人的诗歌。“经过漫长的等待,中国当代诗歌开始进入拉美,打破了中外翻译不平衡的状态。”《中国当代诗歌年鉴》《中国诗歌排行榜》主编周瑟瑟告诉红星新闻记者,过去很多年都是中国大量翻译与出版外国文学作品,而中国文学作品在外国的翻译与出版较为艰难,只有极少数中国作家才能得到翻译与出版的机会。“在中国一线作家里,莫言的作品的翻译与出版相对来说较为顺利,贾平凹、刘震云、余华、苏童等人的作品的翻译与出版也还行,但其他作家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而中国当代诗歌的翻译与出版就更难了。”据周瑟瑟了解,不管是在欧美,还是在拉美,中国当代诗歌的翻译与出版还处于零星状态,需要有志于当代诗歌翻译的人士不计回报地付出。而本次专刊的顺利刊发,便是孙新堂多年来坚持翻译与推介中国当代文学,与拉美各国的诗歌节、出版机构合作,持续推广中国当代诗歌,取得的成绩。其实,中国诗人与智利文化交流由来已久。年12月15日,在智利萨尔瓦多·阿连德总统的推动下,中智两国建立外交关系,智利成为第一个承认新中国的南美洲国家。巴勃罗·聂鲁达基金会主席劳尔·布尔内斯·卡尔德隆先生在本期特刊前言中写道:我们隆重推出《笔记本》杂志总第83期,本期以“中国当代诗歌特刊”形式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与智利共和国建交50周年。周瑟瑟回忆道,聂鲁达曾三次来中国,艾青、萧三曾到访过聂鲁达在智利黑岛的家。那一代诗人开始了中国与拉美诗歌的交流与互动,聂鲁达的诗歌在中国的影响持续至今。“年我到哥伦比亚参加第27届哥伦比亚麦德林国际诗歌节,并且到智利参加了多所大学的诗歌交流活动,聂鲁达基金会还举办了专场诗歌朗诵会,年到墨西哥参加第七届墨西哥城国际诗歌节。”周瑟瑟说,近年来,中国诗人与国外诗人的诗歌交流比过去相对容易,但真正落实到翻译与出版,还处于不平衡的状态。中国当代诗歌在国际上的传播任重道远,还要靠在国际上产生重大影响的诗人。“中国古代诗歌在国外比中国当代诗歌更有读者,国外的翻译与出版主要是中国古代诗歌与古典文学。”周瑟瑟表示,他曾在哥伦比亚麦德林国际诗歌节上问各国诗人能说出哪些中国诗人,得到的回答大多是李白、杜甫、屈原,他在墨西哥城的书店里看到的也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翻译。他认为翻译与出版是最大的问题,掌握汉语的汉学家决定了读者能读到什么样的中国诗歌,“像孙新堂这样在拉美工作的中国翻译家与中国诗人有充分的交流与沟通,把中国诗人邀请到拉美,并与拉美的汉学家合作,把中国当代诗歌中写得不一样的作品翻译给拉美读者,引起拉美的出版机构与读者的兴趣,这至关重要。”周瑟瑟曾写下70多首关于拉美的诗歌,并出版了诗集《世界尽头》。本次《笔记本》“中国当代诗歌”专刊把“世界尽头”智利再一次带到中国诗人面前,周瑟瑟说:“此时我脑海里都是关于智利的美好回忆,在智利圣地亚哥时我听到一个故事,说是智利小孩够不到蛋奶布丁就给中国小孩打电话,让中国小孩跳动就会把布丁震落下来。”红星新闻记者邱峻峰曾琦编辑李学莉附:《世界尽头》周瑟瑟只荷斯坦小母牛从智利南部蒙特港登陆天津港两年以后我来到小母牛的国家它是世界的尽头如果我今晩在智利打一口井穿过深井就能回到中国一个智利小孩在家够不到蛋奶布丁她给中国小孩打一个电话请你们帮帮我中国小孩集体跳动地球另一端的智利小孩就接住了掉落下来的布丁我的朗诵是只小母牛中的若干只智利小孩你的电话什么时候打给我(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sicongg.com/dxdm/128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