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原粮及成品粮市场缓慢复苏,在消费基本稳定、供应略显偏紧的情况下,小麦及面粉价格坚挺有升;小麦临储交易有望逐步回升,作为市场惟一稳定的供应渠道,后期临储成交量将维持在中等水平之上;冬小麦长势与去年同期持平。
普麦行情持稳期货价格大涨
因春节假期跨1月底及2月初,加之粮食购销及加工企业多在农历正月十五后正式恢复运营,国内小麦市场行情从2月中旬开始逐步复苏。从市场价格走势看,2月中旬小麦价格基本延续春节前水平,主要原因是企业自己有一定数量库存,同时,加工企业春节前签订但尚未执行完毕的合同,春节后也在陆续到货。
随着假期后集团性消费启动,加工企业自有库存降低,加之市场原粮流通一直偏紧,2月下旬,小麦价格坚挺有升。市场数据显示,至2月底,华北地区小麦到厂价多在1.32~1.35元/斤区间,较春节前上浮0.01~0.02元/斤,主要原因是河北在春节前两周就停止临储小麦投放;其他地区麦价基本在1.25~1.30元/斤区间,与春节前相比变化不大,临储持续供应是麦价持稳的主要原因。
现货市场稳中趋强,期货市场则一路高涨。2月份首个交易日,郑州商品交易所强麦主力合约在最低探至元/吨后持续走高,月内最高冲到元/吨,涨幅达5.3%,并创主力合约历史新高。强麦期货高涨的主要原因,首先是现货市场达标强麦数量较少,企业从市场上收不到合格原粮,不少专用粉加工企业连续多天“零收购”,导致挂牌价格提高。而为了缓解加工压力,企业只得通过期货市场采购远期合约,但强麦仓单因强麦质量原因注册量较少,导致强麦期价不断提升。
面粉基本稳定麸皮高位坚挺
2月上中旬,面粉价格基本稳定,加工企业自有库存及面粉贸易商的备货,都能在春节长假过后第一时间满足下游消费需要。直到2月下旬,集团性消费快速回升,市场短暂的“断档期”令面粉价格小幅走高,但随着供应量的恢复,面粉价格很快回归平稳。至2月末,主产区30粉出厂价基本稳定在1.68~1.75元/斤之间。
麸皮价格在2月份呈高位坚挺态势,据市场信息,2月底主产区麸皮出厂价多在0.75元/斤左右,个别地区高达0.80元/斤。面粉的节日消费特征明显,但麸皮作为饲料原料,其价格变化的主要依据是市场供应。饲料养殖企业多会在春节期间备足需求,因春节期间养殖出栏量增加,实际饲料消费需求不会出现突发性提升。因为加工企业暂停,市场麸皮供应量在一段时期显著减少,使得麸皮价格获得坚强的支撑。
进口小麦增加美麦出现反弹
海关数据显示,1月份我国进口小麦34万吨,同比增加9.9万吨,环比增加11.7万吨。进口量显著增加的主要原因:一是国际小麦价格处于近10年来最低点,企业认为后期国际小麦价格进一步下跌空间极为有限,进而扩大了国际采购;二是国内优质小麦数量相对较少,难以满足企业加工需求,进口小麦成为加工的最好补充。
2月份,CBOT美麦指数冲至.2点,创年6月份以来新高,之后小幅回落。美国农业部报告显示,由于印度产量下调万吨,哈萨克斯坦产量下调万吨,全球小麦供应量下调万吨;而除美国外,哈萨克斯坦及俄罗斯等国出口量大幅下降。尽管全球小麦食用消费下调,但饲用消费上调,导致/年度全球小麦总消费上调50万吨;在供应量下调、消费量上调的情况下,全球小麦期末库存下调万吨。
冬麦长势正常临储成交下降
据中央气象台消息,2月下旬,西北地区东部、黄淮和华北南部等地冬小麦开始返青,较常年偏早3~12天;西南地区大部冬小麦处于拔节至孕穗期,部分进入抽穗至开花期;全国冬小麦长势良好,一、二类苗比例分别为23%和74%,与去年基本持平。2月底,西北、华北、中东部出现的大范围雨雪及降温天气,由于过程短暂,对冬小麦影响不大,反而能够补充土壤墒情,利于控制小麦旺长。
2月份前三周临储小麦周均投放量为.6万吨,较上月略减3.1万吨;周均成交21.8万吨,较上月减少6.2万吨;成交均价.84元/吨,环比略减8.98元/吨。河北春节前投放完年托市小麦后,并未有新的小麦跟进;前期已经成交的小麦正在陆续出库,加之春节刚过,不少企业加工需求尚未全面启动。稻谷最低收购价下调引发市场对后期小麦行情的多种猜测,普遍认为,今年10月份发布的年小麦托市价格也将下调。
综合分析,国内小麦供应主渠道仍是临储投放,在消费缺乏更多促进因素的情况下,区域性行情将是未来3个月国内市场的主要特征。玉米行情虽有好转,但出现本质性改观空间不大,因此小麦饲用消费通路基本被封死。3、4月份小麦消费将主要集中在口粮方面,宏观因素或能提振口粮消费总量,但消费结构单一难以支撑小麦行情进一步大幅上涨,预计主产区价格维持在1.28~1.35元/斤的可能性较大;5月份新麦即将上市,临储玉米也打开投放窗口,如果冬小麦生长正常,市场对于新季小麦的期待将导致采购放缓,行情或因此而小幅下滑。
文章来源:粮油市场报
河北省易县:小麦春季叶片发黄的原因及防治措施有些小麦品种在返青后出现叶片发黄、死苗现象。就可能造成小麦叶片发黄死亡的原因及其处理措施建议如下:
一、倒春寒造成小麦叶片发黄。由于去年冬季至今降水太少,小麦受旱严重,大大降低了小麦的抗逆性。影响到小麦光合作用,尤其暴露在空间的叶片中糖分等营养缺乏,遇倒寒流自然受冻害。同一品种,由于栽培条件和环境不同,导致小麦发育进程不同,也造成地块间受冻程度的差异。
(1)是根据情况加强肥水管理。若是底肥充足,年后已经浇过水,田间不太旱,应以中耕划锄为主,促进麦苗生长。若是底肥不足,年后又没浇过水,田间干旱严重,应及时加强肥水管理。浇水前撒施化肥,以碳铵、硫铵等速效肥为主,适当增施钾肥,以促进麦苗生长。浇水后应及时划锄。
(2)是注意病虫害防治。小麦受冻后,抗病能力下降。春季又是病害发生季节。在防蚜虫、红蜘蛛的同时,加入适量多菌灵等抗病的药。
二、肥水不足导致的叶片发黄。底肥不足,尤其氮肥缺乏。主要表现为麦苗瘦小、黄化。缺肥水导致的麦苗发黄不象冻害那样突然发黄,且由于田间地力差异,发黄程度不均匀,有的部分发黄重、有的地方轻。
三、药物中毒。造成小麦苗期中毒的药物主要是除草剂。除草剂与防病虫农药不同,要求严格,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药害。一旦由除草剂产生药害,造成小麦死苗没有什么有效方法解救。因此,在除草剂使用上一定要慎重。
四、病虫害造成的小麦干叶死苗。近年来小麦根腐病、纹枯病等发展很快,发病面积不断扩大,发病程度不断加重。病虫害导致的小麦干叶死苗,一般呈点片状。建议拔取样本到当地农技植保部门咨询一下,对症治理。
文章来源:中国农业推广网
美国农业部小麦周度出口销售及装船报告华盛顿3月2日消息,美国农业部(USDA)周四公布的小麦出口销售报告显示:截至2月23日当周,美国-17年度小麦出口净销售,吨,-18年度出口净销售98,吨。当周,美国-17年度小麦出口装船,吨。
-17年度-18年度-17年度
净销售净销售出口装船
墨西哥64.56..5
菲律宾58..6
日本56.05..5
阿尔及利亚50..0
危地马拉29..9
尼日利亚28..7
阿联酋25.0
意大利23..8
萨尔瓦多17..6
新加坡10.0
海地9.99.9
哥伦比亚7.9
特立尼达6.46.4
哥斯达黎加5.55.5
以色列5..2
莫桑比克3..8
洪都拉斯3..2
巴西2.37.3
加拿大1.4
巴拿马1..8
苏里南0.70.7
摩洛哥0..6
中国台湾0..8
缅甸0.2
马来西亚-0.10.2
法属西印度群岛-17.3
未知目的地-40..3
多米尼加22.0
泰国0.5
------------------------------
合计..8.0
(单位千吨,*代表数值小于0.05)
文章来源:博易大师
宁夏今年春小麦种植面积预计将达90万亩今年一场迟来的冬雪在给宁夏土壤有效补充水分的同时,也给春耕生产中的机械播种、机械操作带来了一些不利影响。连日来,随着气温持续升高,宁夏灌区春播生产也全面展开,各地纷纷抢抓晴好天气,适时散墒播种,力争3月10日前完成春播任务。
3月1日10时,记者来到贺兰县金贵镇关渠村,这里一片春耕生产的繁忙景象。一台台拉着化肥、种子的拖拉机穿梭于田间小路,一辆辆旋耕机、匀播机在进行田间作业。贺兰县农技推广中心主任杨美德一边指挥着匀播机作业,一边向记者介绍,“这两天我们正在抓紧散墒播种,今年贺兰小麦种植面积达10.6万亩,我们力争在3月8日前全部完成。”
自治区农牧厅种植业管理局相关负责人杨发向记者介绍,今年春耕生产宁夏加大了种植业结构调整力度,在引黄灌区恢复春小麦种植面积,适度调减籽粒玉米面积、扩大青贮玉米面积,稳定水稻生产,预计今年全区春小麦种植面积将达到90万亩。
为保证春播质量,农牧部门及时下发通知,要求各地加强整地、施肥,提高耕地质量,同时加大了对新品种宁春4号、宁春50号、宁春51号的推广力度,并配合以测土配方施肥等配套技术,同时要求各地因地制宜、抢抓播种进度,提高播种质量。针对近期春播生产的特殊气候条件,农业技术部门及时提出先播低洼地、稻茬地,后播高地、旱地;抢在早晚土层没化冻之前播种,以及对湿度较大的田地采用散墒等措施加快播种力度的具体措施。
预计全区灌区将在3月10日前、山区将在3月15日之前完成全部春播生产任务。
文章来源:宁夏日报
目前100+人已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sicongg.com/dxdm/8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