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萨尔瓦多 >> 地形地貌 >> 正文 >> 正文

线上分享第23期郑迪先生关于比特币黄金

来源:萨尔瓦多 时间:2021/6/22
怎么治愈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hl/181211/6706972.html

线上分享,分享你我

勤于工作,晴在心里

线上分享第23期

关于比特币、黄金、债的那些事儿比特币的魔力究竟在哪里?为什么会如此暴涨?和黄金、债的关系又是什么呢?深蓝投资执行总裁郑迪先生,再一次为大家娓娓道来。十二月

01

嘉宾介绍

深蓝全球投资·郑迪

郑迪

didier╲

郑迪,深蓝全球投资有限公司执行总裁,联合创始人。巴黎高等商科学校金融硕士、北京外国语大学法语学士学位,拥有9年股票、债券、衍生品和投行经验,法国巴黎银行并购分析师,法兴银行债券分析师,申银万国有色和钢铁分析师,复星投资者关系部副总经理、固定收益投资部执行总经理。擅长全球宏观、商品分析、市值管理、融资和公司战略。在复星期间曾提升公司市值5倍,帮助完成35亿美元股票融资,被市场公认对金融控股集团战略有深刻理解。

02

内容概览

精彩内容不容错过

由于迪神干货分享内容非常丰富,为方便阅读,我们此次采取上中下篇推送分享内容,请大家注意查收!此篇为下篇。

一、虚拟货币是货币的原始形式(上篇)

1、牛做货币单位

2、鳕鱼干的案例

3、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的案例

4、米切尔·英尼斯的观点被现代经济学史忽略

二、货币或者黄金的本质是什么?(上篇)

1、欠条是如何变成信用货币的

2、稳定的货币记账体系的影响

3、耶普岛上货币体系对我们的启示

4、类比耶普岛的纽约联储地下金库

5、区块链是人类记账体系的进一步虚拟化

三、比特币是数字黄金(中篇)

1、如何理解比特币是数字黄金?

2、银行的起源

3、比特币作为数字黄金的功能和技术基础

4、比特币的价值和真正面临的风险

5、量子计算机攻破比特币的说法不容易实现

四、货币史(下篇)

1、黄金向铸币的转变

2、拜占庭金币与阿拉伯第纳尔金币的来源

3、15世纪金银大饥荒一度导致胡椒本位出现

4、地理大发现为欧洲输入大量黄金

5、西班牙没有因黄金繁盛

6、博丹年对通货膨胀的观点

7、亚当斯密的观点

8、汇票交易的兴旺降低了对黄金的需求

9、亚洲对金银的不同看法

10、为什么亚洲不同于欧洲

11、拿破仑战争时期的英国黄金挤兑风潮

12、李嘉图伟大的前瞻性观点

13、为什么是金本位不是银本位

14、巴林银行危机

15、金本位是结果而非原因

16、对金本位满腹狐疑的美国

17、联储加息导致了年大萧条

问答环节(中篇)

1、比特币能否成为硬通货?

2、比特币供应能否无限?

3、比特币已经是一种共识

4、如何看待币圈

5、未来QQ币发展可能性

6、关于VC

03

分享内容

比特币、黄金、债的起源

货币史

黄金向铸币的转变

接下来我讲一讲货币史,大家可以加深理解。黄金向铸币的转变。最早的黄金只是一种炫耀财富的工具,黄金是以金块呈现的时候,那个时候黄金不是货币,是财富贮藏的作用。那个时候的支付行为并不经常发生,因为支付非常的麻烦和耗时。而且用金块做支付时,每天交易必须精确测定黄金的纯度和重量。

那就其实你会发现任何一个新的东西出来时,都是很麻烦简陋的,那如果以现在的眼光来看,你会说为什么这个东西会这么简陋,但是那个时候就是这样做的。所以一个新事物出来的时候,我觉得我们还是要保持一种敬畏和好奇心,不要老是说这个不太可能成功,我觉得这样的话,很可能就会错过很多东西。

对外贸易展开的时候才出现支付需求。所以在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时代,是不太存在支付需求的,基本上都是记账体系。直到公元七百年黄金铸币才出现,最早是吕底亚人开始铸造金币。所以铸造了金币以后,就可以免去对黄金重量和纯度测度的麻烦。黄金开始铸成金币了以后,人们发现黄金开始无法满足经济活动的需要。所以寻找和劫掠黄金的行为就开始增加了,要不断的融化,各种经营器皿,用于铸造金币。还有方法是重新铸造更多的金币或者掺入其他的金属,采取通货膨胀、货币贬值。

这个罗马帝国当时有一个皇帝叫加里恩努斯,他在公元年登上罗马帝国皇位的时候,当时罗马帝国通行银币的贵金属含量比屋大维·奥古斯都时期减少了大概百60%。这个银币是大概是在他登位以前大概两百多将近三百年出现。所以,在加里恩努斯统计罗马的前八年,银币的贵金属含量降到了4%。这个银币最初的含量大概是99%。所以有学者测算从奥古斯都统治时期到加里恩努斯即位的二百五十年,通胀率是0.4%。但是从加里恩努斯开始贬值货币到戴克里成为皇帝34年间,通胀率每年是9%。

所以戴克里的继任者君士坦丁大帝,铸造了闻名后世的拜占庭金币,就是我前面讲的中世纪的美元,连敌对的阿拉伯势力都在使用拜占庭金币。拜占庭金币相当于现在的大概一百七十美元。所以此后的七百年里面,即便罗马被蛮族攻陷了很长一段时间以后。拜占庭金币一直以不变的重量和纯度铸造和生产,很坚挺。

金币的来源

大家会问拜占庭的黄金来源主要来自哪里?主要来自于这个东征的劫掠,还有改信基督教以后对帝国境内异教徒财富的掠夺。无独有偶,年以后,英王亨利八世也通过宗教改革洗劫了部分罗马教会的势力,解决了财政困难。而且特别有意思,亨利八世当时搞了一个税制改革,就是将间接税改成直接税。所以大家可以看一看,宗教改革会有很多的目的,其实都是为了解决财政困难,大家可以对照。

那么拜占庭金币的黄金资源主要来自哪里呢?主要是来自东非的努比亚金矿。努比亚在埃及南部埃塞俄比亚旁边。但是在公元七世纪的时候,阿拉伯人占领努比亚的切断了拜占庭金矿的来源。所以失去努比亚以后,拜占庭铸造黄金的主要来源就来自于贸易和商业。这就必须得是顺差,才能吸引黄金流入,那才能继续铸造足值的金币。那当时的贸易主要是充当这个东西方之间的交流枢纽。当时向欧洲出口最精致的纺织品,金匠的艺术品还有自己养殖的生丝,通过进出口得到的黄金可以平衡对阿拉伯国家的逆差。

查士丁尼二世皇帝在位期间,还发起了这个反对圣像崇拜活动,从圣像上得到了大批的黄金充实了金库。所以这个强势货币维持了拜占庭帝国的荣耀,但是后来出现了一个很麻烦的问题。阿拉伯人开始去跟拜占庭帝国竞争这个贸易,商业,阿拉伯人就把拜占庭帝国的一些商路给抢去了,把这些贸易渠道、贸易伙伴抢走了以后,导致拜占庭帝国的贸易开始失速,强势货币导致了他的经济失速。阿拉伯经济借助适度贬值的货币发展起来了。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拜占庭帝国的失落和经济的衰落逐渐其实是从贸易的衰落开始。

那么阿拉伯人的金币,后来铸造了一个第纳尔金币,他是仿拜占庭金币铸造的,后来也是通行了好几百年。他的金币主要一方面来自于战争的劫掠,比如说洗劫埃及法老墓穴中埋了数千年的金块,然后还有埃及努比亚的金矿的开采,还来自于跟西非的贸易。西非那时候盛产黄金。阿拉伯人通过商人的活动大幅度地侵蚀了拜占庭把持的商业活动。所以这样把这些黄金全部重新流转到了阿拉伯境内,然后再流转到欧洲全境,逐渐取代拜占庭金币成为最主要的国际货币。那个时候欧洲跟阿拉伯世界是敌对的,但是欧洲还是流行这个阿拉伯的第纳尔金币。

这里有一个很有趣的观察。几内亚加纳地区的土著人,虽然他们很盛产黄金,但是他们的本位是食盐本位。他们觉得食盐特别的珍贵,那些食盐都是阿拉伯人穿越撒哈拉沙漠,从北非雇骆驼队,然后送到西非的几内亚加纳地区。几内亚加纳的土著人就觉得,为什么阿拉伯人会运用珍贵的食盐来交换对他们来说没什么用处的黄金的。他们觉得非常的奇怪。所以这个也需要我们考虑,到底什么是更重要的。

金银大饥荒导致胡椒本位

接下来有一些很有趣的历史检验,我们也可以再看一看学到很多东西。十五世纪的时候重新出现过金银大饥荒,很缺金银,一度导致了出现胡椒本位。我们要知道欧洲各国在年的x黄金产量是不超过四吨的。威尼斯人的每年还通过贸易对欧洲以外地区输出1吨黄金,即逆差一吨黄金。所以留在欧洲的每年就只有三个黄金了,欧洲文明经过三千年的发展,截止到公元年,大家想想整个欧洲全部保有的黄金只有两立方米的体积。

当时欧洲有个经济学家JohnDay,写了一本书叫《15世纪金银大饥荒》。他说:“年巴黎的钱商异口同声地抗议,无论出价多高,他们已经无法为铸币厂提供金银了。国内战争期间(年到年),由于贵金属短缺,客户资源流失,已经为了防止王国铸币消亡,而对有关金银制品采取新的限制,导致巴黎的金匠工会迅速衰老。”这个经济学家Day估计年到年间欧洲的金银贮藏总量减少了50%。

由于金银的短缺,使得许多社区特别是地方性交易当中没有货币了,重新回到了以物易物的状态。当时胡椒粉的价值超过了重量相当的黄金的价值,充当等价物的角色,德国的王子们把当时德国的银行家称作“pepperman”,叫做胡椒人。但是当时胡椒粉价格不太稳定,就使得信用较高的借款者签发的本票开始流行。

所以货币短缺导致通货紧缩,物价水平降低。年到年西欧境内的商品物价下跌了20%至50%。所以这个就激起了地理大发现。为什么要搞大航海时代,其中非常重要的目的就是寻找黄金。

地理大发现寻找黄金

所以15世纪70年代开始的地理大发现为欧洲输入大量黄金。70年代的时候葡萄牙人先到了西非,通过贸易每年从非洲运回0.7吨的黄金,但是那个时候整个欧洲黄金年产量不超过四吨,葡萄牙的产量是零。

哥伦布年代表西班牙向西出航,他本来是要去印度,结果去了西印度群岛发现了萨尔瓦多和古巴。虽然哥伦布做出了一个伟大的创举,第一个到达了美洲,成为第一个到达了美洲的欧洲人。但是非常不幸的是他没有发现大量的黄金,所以这个就没有得到普遍承认。

年的西班牙殖民者巴尔博亚到达巴拿马地峡,开始大肆奴役当地的印第安人开采金矿。当地人的印第安人从十万人到九年后只剩下两千人。这就是为什么要从非洲贩卖很多黑人奴隶到这个中北美洲去继续采矿,这是为什么现在中美洲加勒比地区,还有南美洲有这么多黑人的原因,都是从黑非洲贩奴过去为了采矿。

另外一个殖民者叫皮萨罗,通过俘虏印加帝国皇帝阿达瓦尔帕获得了五吨黄金。这也是查士丁尼皇帝修建索菲娅大教堂所需黄金的一半左右,相当于秘鲁金矿20年的产量。

西班牙没有因黄金繁盛

这个是非常有意思的一件事情,在罗马帝国时期,西班牙的黄金当时是罗马帝国的一个重要的黄金来源,对罗马帝国非常重要。但是到15-16世纪,西班牙已经没什么黄金了,于是又从南美洲输入黄金。所以十六世纪末欧洲的黄金白银保有量已经是年的五倍。

但是问题是大量财富滚滚而来,到底有没有使得西班牙富裕起来?结果是没有。因为西班牙人大肆的消费,大量消费外国的商品,特别西班牙王室将大半的财富用于宗教战争。西班牙国王是狂热的天主教徒,他也跟着新教国家去打仗。当时打三十年战争花了很多钱,很多输入的金银都充作军费了。

所以到十六世纪晚期的时候,西班牙议会当时说:“黄金输入得越多,西班牙王国得到的就越少,虽然西班牙应该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但现实中却是最穷困的国家。因为我们国家仅仅是金银流入到敌对的君主制国家的一座桥梁。”

另外还有一个很大的错误,是西班牙当时驱逐异教徒,驱逐的犹太人和穆斯林。但是我们要知道那个时候犹太人和穆斯林,阿拉伯人都是商业的好手,都是商人。所以导致西班牙损失了几乎全部的本国商人阶层。最终西班牙财政崩溃,那个时候西班牙就已经出现了主权违约,财政危机。危机到什么程度呢?西班牙王室雇佣的雇佣兵发不了工资。没有金币发给他们,最后都不断的逃亡,不断的叛逃。

但是由于西班牙不断的输入黄金,又通过大肆的消费,不断地向法国等地区输入大量的黄金,欧洲各国通过贸易大量输入西班牙黄金,所以逐渐的就变富有了,引发了持续一百多年的通货膨胀。当然其他通货膨胀的因素还包括黑死病肆虐以后,人口的快速增长。这黑死病有多可怕呢?年人口欧洲人口才超过七千三百万,才超过年的水平,中间基本上这个人口都是因为黑死病死掉了。

博丹对通货膨胀的观点

所以当时有历史家叫博丹,在年,他也是个经济学家,经济史学家,他对通胀有个观点。他说金银数量的增长跟物价上涨是有联系的。他说从美洲流入西班牙的贵金属数量巨大,所以西班牙的物价水平也高于法国和意大利。他原话说西班牙是富足的,傲慢的,懒散的,充沛的黄金和白银是造成物价高昂的部分原因。所以也有货币主义者主张,如果没有新大陆的金条和银锭的收入,欧洲新增的货币供应量就不会这么充足,十六世纪的物价革命也就不可能如此的旷日持久。

著名画家提香大师有一幅名画,叫沉醉在爱与音乐中的维纳斯。维纳斯女神画的非常的富态,其实描述的就是十五十六世纪,美洲的大量金银输入欧洲导致的物价上涨和富态的生活。

Picture/Baidu

亚当斯密的观点

那么到了亚当斯密的时代,亚当斯密认为每个国家的商品数量都会参照市场所愿意承受的需求量进行调节,没有一种商品会比黄金或白银的调节更加容易或者更为精确。因为金银的价值高体积小,所以使得金银从价格低的地方运转到另外一个金银价格高的地方非常的容易。这种是物理上的属性也解释了为什么黄金的价格比其他商品的价格更为稳定,而由于如果输入金银的国家,他的金银数量超过了有效需求的时候,这样的话就会压低金银价格,无论政府怎么禁止都无法阻止金银的外流。所以葡萄牙和西班牙,当时残酷的法律也不能阻止金银流失到法国,流失到尼德兰,甚至流失到英国。

但是来自秘鲁和巴西源源不断的黄金又使得西班牙葡萄牙的金银价格又普遍低于周边的国家,所以西班牙和葡萄牙没有制造业的基础。这个情况下,西班牙葡萄牙又是一个消费主义盛行的一个时代,物价就上涨比较厉害,使得金银的价格低于周边国家,西班牙持续地作为金银的桥梁,金银流到法国和其他国家去了。

汇票兴起降低黄金需求

意大利人最早十三世纪就发明汇票,所以逐渐大家发现交易汇票更简单,只需要轧平差价,结算差额就可以了。所以这也出现了一些银行券,这是我前面讲到意大利金匠银行的起源的故事。所以最早的汇票更像一种私人货币,而不是国家发行的。随着纸币、汇票的兴亡和流行,金币的流转越来越少,金块只有在非常大宗的交易里面或者欧洲和远东发生贸易逆差的时候才会使用。

但是古典经济学家,包括很著名的哲学家休谟。休谟描述了一个他认为很不可思议的事,一般来说一个国家如果大量输入金银,必定会导致金银价格下滑,然后导致物价上涨,这样的话就会导致国家的贸易顺差下降,甚至出现逆差。这样必然导致金银的外流。这就是汇率的升跌自动调节的过程,国际贸易基本就这样。这个理论非常的完美,完美到整个欧洲的经济适合,金融史就是这样演变的。但是有一个例外,就是亚洲东方。

亚洲对金银的不同看法

年建立东印度公司以后的25年内,输往东方的货物里面,金条银锭占到了75%,所以亚洲人好像对欧洲的商品都不太感兴趣,只对金条银锭感兴趣。亚洲就像一块海绵一样不断的吸纳金银。只有极少数的金银流回欧洲。所以休谟就说这是一个非常怪的情况,无法用经典的金融理论来解释为什么金银到了亚洲就沉淀下来,不回流。

当时的亚洲人如此热衷于囤积金银,我们举一个现代化的例子非常像的就是如今的中国日本为什么如此热衷于囤积美元储备。甚至我们再进一步地想一想,有朝一日,如果亚洲人不再热衷于囤积金银,不再囤积美元,那么欧洲美国还能得到他们想要的亚洲商品吗?那就是另外一个大家可以深入思考的问题,我认为多思考一下这些深度问题,对大家理解这个金融本质,增加国际贸易本质的认识是非常有帮助的。

所以后世的经济学家有这种解释:当时的亚洲人更多地认为黄金是一种财富贮存的工具,是一种商品,注意是一种商品不是货币。我个人的看法,现在很多的所谓的专家老是指责比特币币值不稳定,不是货币,其实这个就没什么太多意义。其实把这个主语换成黄金也是一样的。所以从亚洲的角度来说,认为黄金就是一个财富贮存工具,是一种商品,不是货币。从这一点来说,从目前的这个定位来看,我同意美国的CFTC的定义,黄金是一种商品。即亚洲人当时认为贮存黄金,类似一种大众消费。

主持人·吕鹏

黄金被确立为全球性硬通货是经过千百年演化的。

郑迪·深蓝全球投资

这个没有问题。其实黄金并不是硬通货,其实你这是一个误解,亚洲基本上没有流行过金本位。亚洲基本上是铜本位和银本位。可能还是被现有的这个经济史教材洗脑了。金本位,全球硬通货,这个是欧洲人的视角,从来不是亚洲的视角。

亚洲的统治者认为黄金太贵重了,所以不能作为金钱流转于肮脏低贱之手。所以他们认为在公共流通领域投放黄金将会稀释国家的权利。所以多少个世纪以来,从欧洲人的角度来看,大多数中国货币的材质取自于价值极低的材料。例如最早其实已经不是在宋朝,唐宪宗时期就已经考虑到使用纸币了,所以欧洲人觉得那时候中国是非常先进的,老早就想明白了欧洲人没想明白的问题,为什么要被金银锁约束所桎梏。

那马可波罗也记述了忽必烈时期中国通用桑树皮制成加盖忽必烈大汗印鉴的纸币。所以马可波罗当时感叹说这个桑树皮制成的纸币居然能够在中国通用,说大汗的财富太可观了,所有的财富都流到大汗那里去了,因为所有人只要在这个中国做生意,必须得换这个桑树皮。真金白银全部要换成桑树皮,所以马可波罗觉得中国大汗太有钱了。

为什么亚洲不同于欧洲

但是为什么欧洲一定得通用一个硬通货,通用金币,但中国却不需要。有人理解说,中国可以通行纸币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的疆域辽阔,是一个半封闭体,有自给自足的经济。这个是欧洲任何单一国家都望尘莫及的,欧洲没有一个可以自给自足的市场。所以欧洲近百年来的发展历史,它就是一个共同市场,必须要交换,一旦涉及跨越国界的交换,就必须要有一个硬通货。所以铸币、发纸币都通行不了,因为纸币只适用于你主权所涉及的范围,欧洲各国之间交易就必须得有硬通货,就是金银。

还有一种解释亚洲的基尼系数太大,贫富悬殊更大。底层民众消费能力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导致欧洲人总是认为这个亚洲这么多人,市场对欧洲商品的需求是很高的,可以卖很多钱。但是发现其实亚洲人对欧洲的商品有效需求并不高。所以我也同意这种看法,有的后世经济学家认为亚洲实际上对欧洲商品的有效需求不足。因为底层民众消费能力太有限了,财富全部聚集在上层官员的手里。所以导致对欧洲商品的需求远远不如对金银的需求大,大家可以想象一下有很多钱以后,其实需要的就是财富贮存,你不太需要去消费。

有钱人的消费倾向,是边际递减。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有钱人需要那么多金银。这也是为什么在现实这个时代,有些人需要那么多房子,其实都是财富贮存。

马可波罗当时描述了在中国的文昌府,黄金太多了,黄金如此之多以至于金银币只有1:5。但是欧洲是1:10,就是一盎司黄金能兑换十盎司的白银,但是在中国文昌府,一盎司黄金只能兑换五盎司的白银。欧洲在美洲发现了大银矿之后,白银就更不值钱了。银行的一盎司黄金可以兑换十四盎司的白银,但是印度金银币只有1:6。

然而黄金可以全球通用,纸币则不可,那么比特币呢?这些都是很值得去深思的。

英国的黄金挤兑风潮

拿破仑战争时期,当时英国其实已经出现了央行黄金挤兑风潮。这个最早的黄金挤兑风潮并不是现在才有的,这个在几百年前就已经出现了。这个故事发生于年时,当时法国是拿破仑在法国的北部集兵,当时威胁要攻打英国,法国战舰当时出现在威尔士附近的海港。有一千两百名法国士兵登陆了威尔士引发了英国民众恐慌,当然后来法国被打回去了。所以当时英国民众就去挤兑黄金。英格兰银行当时是以每天十万英镑的速度流失黄金。英国的黄金储备在年的时候是六百万英镑,年初只有两百万英镑了。那两百万英镑还是以每天十万英镑的速度流失黄金,换句话说二十天就没了。

当时英格兰银行被迫宣布拒绝黄金备兑纸币,黄金脱钩纸币并不是美联储在年最早宣布,英格兰银行在年就宣布了。年3月9号下议院通过了《限制兑换法案》。这项法案赋予了英格兰银行的银行券(注意那个时候都叫银行券,不叫现金)那个限制兑换的法案赋予了英格兰银行券在支付中视同现金支付的权利。当时所有的英国人都以为这是一个暂时性的法律,但是人们没有想到限制黄金兑换的禁令持续了二十四年。

当时有个苏格兰银行家,叫WilliamForbes,他写了个回忆录,说:“当一向被视为官方和私人信贷屏障的英格兰银行也处于异常和警觉的环境中,我理所当然地认为这个国家受到损害的程度已经到了无可救药的地步,所有的理解已经没有再讲究的必要,我们思考的是在这样危如累卵的情势下,如何才能苟全于一时。有关银行不再支付铸币的决定充斥着大街小巷。发生了混乱和喧嚣的情况,完全不是没有见证这一幕的人所能遇见的。我们结算所的大门立即被纷至沓来的人群堵得水泄不通,人们大声鼓噪着要求用黄金支付他们该得到的利息。他们大多数属于最为蒙昧的阶层,所有的叫骂声都指向货币兑换,金币和银币都被储藏了起来,消失的无影无踪。”

那个时候大家都觉得世界末日了,但是平静地观察了几天以后,这个银行家又继续写道:“终止兑换后的极短时间内发生的一切让人惊讶和放心。挤兑我们的人群消失了,整个国家平静的接受了现实,所有的交易仍然使用银行券儿,发行者和以前一样不允许纸币兑换贵金属铸币。”

想想在这之前,当时的人们相信各种私人的纸币,各个私人银行的汇票,金匠的收条以及各家银行发行的银行券都可以兑换成英格兰银行的银行券。而英格兰银行的银行券又可以兑换为黄金和金币。但是这个方案把英格兰的银行券,这个纸钞就彻底的变成了钞票。

所以年禁止银行兑换黄金以后,英国马上就发生了通货膨胀。年的物价较年翻倍了,英格兰银行的商业票据贴现贷款在年到年间增加了四倍,这个里面有拿破仑打仗的原因,所以要超发。银行券的发行量,从一千万英镑增加到了两千五百万英镑。英格兰银行的贵金属储备量,准备金从来就没有达到发行银行券数的50%,但是在年以前,这个数字是70%的准备金。

所以到年以后,金价快速攀升,到年在汉堡、法兰克福等地成交的离岸英镑的汇率比在岸英国本国的官价低了16%至20%,这就导致了英格兰银行持有的金条和金币的数量马上减少了50%。

李嘉图伟大的前瞻性观点

然后非常伟大的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他在年发表了一篇论文叫做TheHighPriceofBullionandTheDepressionofBankNotes,中文就是黄金价格的高涨和这个银行券的贬值。这篇论文发表了一个非常前瞻性的观点。他说虽然废掉了黄金,但黄金仍然在充当货币调节器的作用,英格兰银行应该缩减信贷规模,从此限制货币供应的增加,应该采用一种虚拟的金本位制度来管理货币,这就是为后世的金本位制度奠定了基础。

李嘉图认为由市场决定的货币流通量要优于那些对调节货币负有责任的银行家做出的选择。他说:贵金属铸币输出国外,也许在任何时候都比个人进行判断要来的更好。

为什么是金本位不是银本位

当然,金本位的一个实现,它并不是必然的,它是一种偶然性的。因为李嘉图年的论文指出:它选择的是白银而不是黄金本位。因为它觉得白银的供给和需求有更强的规律性,而且因为英国以外的地区均采用白银作为货币基准,所以主持人讲到的这个黄金作为硬通货是千百年来形成的,这个观点是错误的,金本位是走了很短的一段时间,千万不要造成这种误解。

但是白银与黄金相比有两大劣势:第一白银缺乏黄金的魅力,多少年来没有作为一个财富贮存的工具,另外白银比较容易被氧化锈蚀;其次白银的体积比黄金大,黄金运输的成本比运输等值白银要低得多。而且金本位的确立是相当的偶然。年的时候费雪认为如果没有加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金矿的大发现一举来扭转乾坤,那么19世纪上半叶黄金的短缺是日益严重的。一定会使得国际社会放弃金银复本位制,而采取银本位制。

实际上的从货币发展史来看:19世纪初,欧洲来自巴西的黄金供应开始减少而且不久拉丁美洲爆发了革命,导致西半球的贵金属船运量急剧下降。所以拉美的黄金供应开始下降了,此时英国开始尝试恢复英镑和黄金的兑换,所以需求又增加了,供应减少需求增加,所以美国政府就发现美国市场上只有银币在流通,黄金逐渐都在消失了。

但这个事情到年加州和年澳洲发生了乾坤性的扭转。年加利福尼亚发现了巨型的金矿,年澳大利亚发现了大金矿,震动了全球。当时金银的供给形势就开始逆转了。另外年内华达州发现巨大的银矿,所以供过于求转向了白银。所以许多国家开始考虑处置贮存的白银。法国德国都开始考虑转向英国,实行纯粹的金本位制。

巴林银行危机

在这个地方我必须要提到年的巴林银行危机。巴林银行在年已经快倒闭了。一百年后,年年代,尼克里森去赌日经指数导致巴林银行倒闭。

这个故事是英国的资本市场在十九世纪晚期的时候,伦敦那个时候就像今天的纽约一样,成为全球经济增长最主要的一个资金来源,成为全球金融中心。因为伦敦拥有了全球的最多的黄金储备,英国当时为美国的铁路建设铁路系统建设提供了大部分的资本,也投资了大量的拉丁美洲和亚洲的许多发展中国家,当时的英国资本特别喜欢阿根廷。

大家会说为什么特别喜欢阿根廷?我可以跟大家说一下:在年,大家千万别觉得美国是个发达国家,那个时候对于英国来说,英国人看美国就觉得这是一个新兴市场国家,美国的种种市场的特征也体现出新兴市场的特征,根本就不是一个发达国家。而英国当时很多投资人在赌阿根廷是下一个美国。所以说都去投资阿根廷。那我们联想到现在,当时很多人都被阿根廷坑了,现在很多人在赌印度是下一个中国,那我们且看会不会重蹈阿根廷覆辙。

阿根廷为什么会被视为是下一个美国?因为在十九世纪70到90年代,阿根廷的经济快速增长,当时大量的移民流向阿根廷,主要是有钱的欧洲移民,而不像移民美国的很多都是些穷人。有钱的欧洲移民带着资金去购买可开发土地的,所以当时留在阿根廷的移民使得阿根廷的人口增长一倍。而且刺激了对铁路、供水系统、工业企业基建的巨大需求,欧洲投资人主要是伦敦人,在年到年为阿根廷注入了十亿美元的投资。当时大家的说法是在欧洲没有任何一个治理良好的政府可以获得如此巨额的信贷,但是却在阿根廷注入了这么多资金,因为认为阿根廷是下一个美国。

那十九世纪八十年代末期,信贷激增的结果导致了阿根廷大量的外债已经超出了偿付能力,并且通货膨胀开始抬头。同期是英国和德国开始军备竞赛造舰的时期,如果大家了解一战之前的这段历史,大家就知道军备竞赛使得各国政府纷纷借债造船,货币供应就宽松,所以证券市场一派繁荣,股市都是牛市,资本大量流向智利新发现的硝酸钾矿区和南非的黄金钻石矿区。到年的时候,为了遏制证券市场的投机,英格兰银行和德意志国家银行一同提高基准利率,开始刺破了这个市场泡沫。同期阿根廷小麦的产量下降,并且年阿根廷爆发了政治革命,所以金融恐慌就开始了。

这个金融恐慌差点把巴林银行弄倒了,原因是巴林银行十九世纪80年代承销了四千两百万英镑的阿根廷证券,都是硬包销,如果当时没卖出去的话,银行是要兜底的。那大部分的证券都没卖出去,就砸自己手上了,所以当时巴林银行紧急向英格兰银行寻求四百万英镑的紧急融资。如果没有万英镑马上就破产。

但是当时英格兰银行的黄金储备只有九百万英镑,所以英格兰银行绝望之中向罗斯柴尔德家族求助。所以罗斯柴尔德银行一共提供了一千五百英镑的先期融资,为巴林银行偿还债务。紧接着罗斯柴尔德家族又充当中间人担保,从法兰西银行借出了两百万英镑的黄金,利率只有3%。并且还从俄罗斯俄国借得价值一百五十万英镑的德国金币,并且说服俄国政府同意不提取存在巴林银行的巨额存款。所以当时是英法俄三国金融协调,才保住了巴林银行,使得巴林银行没有倒闭。从那以后,各国央行得出结论,必须持有更多的黄金储备才能应付可能的金融危机。

金本位是结果而非原因

后来就产生了很多错觉。因为金本位实行时期,是欧洲国家经济发展最繁荣的时期,所以有很多人认为金本位是繁荣的一个原因。这种错觉也是欧洲在一战后要求恢复金本位的一个原因,但是这个理解很可能是错误的。自由放任学说的观点认为国际金本位的成功,更多的是表象,而非内在的动因。

因为金本位的运行环境,当时欧洲的经济是不断地增长的,所以政策错误所造成的困境是可以由经济增长来抵消的。同时欧洲的国际债务、各国政府的债务从来没有超越过可控的水平,所以国际合作被视为理所当然的举措,并不带有令人痛苦的附加条件。当时的英国首相迪斯累里也曾经说过:“将我们从商业上取得的优势和英国的繁荣归因于金本位是世间最大的错觉。我们实行的金本位,并非是我们取得的商业繁荣原因,而是结果。如果人类历史上曾有过这样一段时间及环境机缘的结合,使得世界经济体系如我们所愿,发挥它的功效。那么就应当指的是金本位奉行的这段时期。”所以对于金本位的错觉是欧洲一战以后恢复金本位的原因。

金本位满腹狐疑的美国

大家可能会问当时的美国对于金本位是什么态度呢?可以告诉大家,当时的美国实行的是银本位制。当时的美国有白银党的存在,当时银矿主的利益是非常巨大的,如果实行金本位,那美国任务就必须要销售他们大量的白银储备,那对白银的价格是很致命的,因为那个时候德国、法国政府已经开始处理他们的白银,白银的国际市场价格已经开始下滑。所以美国当时国内的白银势力一直开展白银运动,抵制金本位。

另外,美国当时对金本位是满腹狐疑的。年至年的美国远远不像今天这样昂首阔步。在那个年代,银行的破产是司空见惯的。外国人对美国证券朝秦暮楚,态度变化极快,美国的黄金储备经常流向他国,黄金处于马上要枯竭的状态;而且当时美国经济极容易受到外部冲击,受到国际市场小麦价格的影响非常非常大。在这个十年间,美国的黄金储备紧张,经常是创纪录的高失业率、政治动荡、社会骚乱、华尔街股市熊气弥漫······一系列事件充斥其间。大家可以看到那时的美国根本就不是一个发达国家,就类似今天的巴西一样,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市场一个新兴市场。

而且美国当时根本就没有得到世界主要强权国家中央银行例如英格兰银行、法兰西银行的授信,所以根本就不能在困难时期向别国借入黄金。而且当时的美国被看作是暴发户,无法被人看成是可靠的金融伙伴。当时已经夸张到什么程度了呢?比如说法兰西银行缺黄金,这时候美国人跳出来说,我们可以借给你黄金,但是法兰西银行可能都会拒绝,因为法兰西银行会认为美国不是我们核心圈的玩家,我不会跟你玩儿。所以那时美国人一直就认为金本位是英国人,特别是英国的犹太人谋划的邪恶阴谋,那时阴谋论也很盛行。都是人类的人性使然。社会的历史都是周而复始,周期律是很明显的。我们学习历史的目的是为了以古观今。

美国在年前是没有中央银行的,美联储年成立的。当时美国的金融政策是出自财政部的。所以由政府来领导这个央行。所以领导原则是必须讲政治的。而当时美国还有强大的白银实力,所以当时就滥发钞票。年巴林银行危机就直接波及到美国了,就导致美国的股票被抛售,黄金储备流失。因为很多美国股票都是外国人买。外国人一看巴林银行要倒了,全球危机了,所以赶快把美国的证券都卖掉。年的一度因为美国的农业丰收,而俄罗斯的南部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导致这个小麦价格上涨。当时小麦是美国的一个主要的一个贸易出口产品。美国当时的小麦提升了顺差,导致黄金外流暂时中止。但年美国黄金储备再次开始流失。

到年当时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一家公司破产,导致美国股市崩盘,银行开始挤兑,纽约货币市场短期贷款利率升到了74%的高位,定期贷款根本就拿不到。然后美国倒闭了多少家公司多少家银行呢?倒闭了0家公司家银行。年到年六年之间失业率年均超过10%。到年1月的时候,美国财政部的黄金储备只剩下四千万美元,还以每天两百万美元的速度流失,就和年时候,英格兰银行情况一样,黄金储备二十天就耗光了。

后来著名的摩根先生,就是摩根银行和摩根士丹利的这个创始人摩根先生去见克利夫兰总统讨论救市计划见面的时候,只剩下九百万美元。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当时摩根到欧洲转了一圈,约见了罗斯柴尔德家族,与之协商:我们可以联合救美国,以摩根家族和罗斯柴尔德家族的信用,在欧洲为美国政府做增信,美国政府就可以在欧洲发行债券,美国政府就可以拿到欧洲的黄金。

当时摩根带这个方案去见当时的美国总统克利夫兰,但克利夫兰总统的助手对摩根说,我们总统没时间见你。摩根就发火了,现在是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赶快叫总统出来。然后在助手通报完后,总统助手慌张地跑过来说,我们只剩下九百万美元了,随时可能枯竭。后来当时克利夫兰总统就问摩根,你说该怎么办?所以双方达成协议,就抛出以上的方案,由摩根出面和罗斯柴尔德家族联手组成一个欧洲银团,承销美国财政部发行的六千五百万美元债券。

发行债券后,欧洲向美国财政部输送黄金才得以度过危机。而且非常幸运的是,年正好是美国那一轮经济周期的谷底,年美国商业活动开始回升,年2月财政部当时公开发行一亿美元票据的时候,引来了全球5.68亿美元的超额认购。这使美国才渡过了危机,不然当时可能就直接宣布违约、直接和黄金脱钩了。

联储加息导致年大萧条

那我最后再讲一讲这个年大萧条是怎么回事?年大萧条故事是美国在一战当中没有大量的军费支出,积累了大量的黄金,尤其是美国无限量的以固定的价格去收购黄金,因此欧洲的黄金源源不断地转移到美国。年英国的英格兰银行行长诺曼去访问美联储。询问道:你们会不会采用蓄意的紧缩政策?美国人回答说不会去蓄意紧缩,这个时候英国才放下心来,因为如果美国紧缩的话,美国当时黄金储备相当于英国的6倍,那英国是不可能重返金本位的,所以英格兰银行行长要先访问美联储。

其实从那个时候开始,全球的金融中心就已经转向了美国,英帝国的余晖就已经过去了。但是英国还想强行做一次借尸还魂,死马当活马医,就想重返金本位,重新来挽救英帝国的在全球的声望。当时,英格兰银行行长诺曼随身携带的备忘录上面写到,黄金储备和金本位制是必须的,并且如果没有金本位,就如同没有警察和税收专员一样,是很危险的。

出于对外国人和本国人的资本撤往海外的担心,英国当时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是由于国内的制造业,比如说煤矿、纺织业的成本太高,跟海外的其他国家相比已经没有优势了,所以英国已经产业空心化了。只有金融业还比较强,但是如果没有一个强英镑的话,那这些金融资本也都会撤到其他国家去。

所以出于这种担心,英国年通过了年金本位法案,实际上宣布重返金本位制实行的金本位制是虚金本位制。当时凯恩斯对重返金本位制表现强烈反对。当时的英国首相丘吉尔是财政大臣。他回忆过去的时候讲到,支持重返金本位制是丘吉尔本人一生犯过的最大的错误。

凯恩斯的观点是恢复金本位将使英国在战后仰人鼻息,对美联储亦步亦趋。因为美国的黄金储备是英国的六倍,这意味着美国能够忍受的波动是英国的六倍,而且现在是英国欠美国的债务,而不像从前英国是美国最大的债权人。但是在年的这些言论并没有引起立刻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sicongg.com/dxdm/836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