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上海秋拍“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晚间”拍卖将呈献一系列西方印象派及现代艺术大师的精彩作品。其中,出自马克·夏加尔(MarcChagall)的《习作:旺斯之夜》(étudepourlaNuitdeVence)充满着醉人的浪漫、魔幻以及对往事的深刻回忆,展现了他漫长的艺术生涯中最具代表性的主题。
拍品编号
马克·夏加尔(俄罗斯/法国,-)《习作:旺斯之夜》
油彩画布
31.7x44.5cm.
年作
估价:人民币4,,-5,,
凭借着自身独特的风格、巧妙的用色,以及充满个人色彩的题材,夏加尔在二十世纪现代主义艺术占据着不可取代的位置,令其能从毕加索(Picasso)和马蒂斯(Matisse)等大师中脱颖而出。
夏加尔晚年定居法国南部风景如画的旺斯(Vence),画中描绘了在旺斯的夜空漂浮着一群人物和动物:法国小镇的深蓝色的屋顶上,一只雄鸡屹立于夜空,还有一个小提琴手和一只山羊相伴着它悬浮在月光下,小提琴演奏出的美妙旋律飘荡在这个奇妙场景中的每个角落,这些元素都象征着夏加尔早年在故乡——俄国小村庄维捷布斯克(Vitebsk)的生活。月光染红了天空,也照亮了画面的右下方那紧紧相拥的一对情侣。在夏加尔的画作中,情侣往往代表着他自己和早在年就悲惨去世的前妻贝拉·罗森菲德(BellaRosenfeld)。情侣的上方,描绘了一个装满花束的花瓶,盛开的花朵亭亭玉立,厚涂的深紫色油彩刻画出花瓣的质感。
《习作:旺斯之夜》是夏加尔为他的第二任妻子瓦伦蒂娜·布鲁斯基(ValentinaBrodsky)而作,这绚烂、富有诗意和浓浓爱意的作品一直由夏加尔自己珍藏,去世后才由女儿伊达继承。
马克·夏加尔年阿诺德·纽曼摄
Photo:ArnoldNewman/GettyImages.Art:?ArtistsRightsSociety(ARS),NewYork/ADAGP,Paris
在搬到普罗旺斯美丽的小镇旺斯的三年之后,夏加尔于年创作了《习作:旺斯之夜》。他二战期间流亡于美国,直至来到南法,才过上舒适安定的生活。他购置了一处别墅,命名“小丘”,随后在此生活了16年之久,这是他一生中为期最长的一段安顿生活。到这里定居的两年后,他在女儿的安排下,认识了后来成为他第二任妻子的瓦伦蒂娜·布鲁斯基,昵称“瓦瓦”。瓦瓦边照顾夏加尔,边处理家务,他们很快便于年结为连理,在旺斯过起了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夏加尔由衷感到幸福和美满,后来他自己称旺斯的生活像“玫瑰花束”一般。
南法蔚蓝海岸明媚的阳光和温暖的爱情,让夏加尔的作品越来越鲜艳明亮,形成了他此时期作品的一大重要特点——浓郁而梦幻的色彩,《习作:旺斯之夜》就是这样一幅结合了蔚蓝、翠绿和火红的作品。
夏加尔虽然陶醉于在法国的新生活,俄罗斯的文化背景却一直是他的艺术特色之一。在法国生活期间,夏加尔常常描绘巴黎和旺斯的风景——其中一些画作构成了“巴黎系列”,但这些作品始终带有象征乡愁和过往的元素和图像。比如《习作:旺斯之夜》中的雄鸡和小提琴家,便是夏加尔最常描绘的形象,代表着他的故乡维捷布斯克和犹太文化背景。虽然夏加尔一生大多时间在欧洲度过,维捷布斯克却一直是他个人身份认同的核心部分,村庄里的场景、人物和意象,唤起了夏加尔对故乡和童年的回忆。从乡愁到爱情,从音乐到色彩,夏加尔的艺术作品充满深刻的个人含义,就像他自己所说:“我的作品和我的一生紧紧相关。”
更多精选拍品
拍品编号
法朗索瓦斯·吉洛(法国,年生)
《穿突尼西亚裙子的保拉》
油彩画布
92x73.5cm.
年作
估价:人民币,-,
拍品编号
萨尔瓦多·达利(西班牙,-)
《超现实主义钢琴》
铜雕黑色及金色铜锈
xxcm.
年构思,年后铸造(共8个铸版,另加4个艺术家试版及2个铸厂试版)
估价:人民币2,,-3,,
拍品编号
乔治·德·基里科(意大利,-)
《空旷的意大利广场》
油彩画布
60x90cm.
年作
估价:人民币2,,-3,,
拍品编号
费尔南多·波特罗(哥伦比亚,年生)
《马戏团的空中飞人》
油彩画布
72x55cm.
7年作
估价:人民币1,,-2,,
拍品编号
贝尔纳·布菲(法国,-)
《小丑》
油彩画布
65x46cm.
年作
估价:人民币1,,-2,,
拍品编号
劳尔·杜菲(法国,-)
《7月14日,勒阿弗尔》
油彩画布
46x38cm.
年作
估价:人民币2,,-3,,
拍品编号
安德烈克·布拉吉利(法国,年生)
《初雪》
油彩画布
.2x97.2cm.
年作
估价:人民币,-,
佳士得上海秋季拍卖日程
9月21日
上午11:00
赤水佳酿–贵州茅台酒
9月21日
下午3:30
FIRSTOPEN
Shanghai
9月21日
晚上6:00
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
晚间拍卖
地点
上海半岛酒店
上海外滩中山东一路32号
查询
infoasia
christies.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sicongg.com/dxdm/8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