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意大利佛罗伦萨就是诗人徐志摩笔下的“翡冷翠”之城,作为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中心,佛罗伦萨给现代人留下了数不胜数的历史记忆,可以说佛罗伦萨的每一幢建筑都有故事。但在走遍这座城市大街小巷之前,请你一定先来到1姐介绍的这幢古老建筑,费罗尼?斯皮尼大宅看看。
位于佛罗伦萨市中心的这栋建筑,在年被萨瓦托·菲拉格慕先生买下,现在成为品牌总部所在地。临街的旗舰店向你售卖的是这个近百年品牌延续至今的梦想,而进入地下室,你会看到一位意大利手工匠人的梦想,以及这些梦想的源头。
一步入博物馆,映入眼帘的就是一座古老的时钟,时针滴滴答答,像诉说着这座博物馆的悠久历史。
不同于其它博物馆的富丽堂皇,在这个充满中世纪情调的环境中,借着有些昏暗的灯光在博物馆里静静欣赏这些鞋子,你会发现一部世界近现代史就隐藏在一双双华美的鞋子里。
菲拉格慕先生出生在意大利南部那不勒斯的一个贫困家庭,在14个兄弟姐妹中排行11,他11岁开始学做鞋子。14岁的时候,他第一次到达美国,几年后开了一家修鞋店,年他开了一家“好莱坞靴子店”,这标志着他被当地媒体定义为“明星御用之鞋匠”事业生涯的开端,事业陷入瓶颈后他选择回到佛罗伦萨重新开始。
但在佛罗伦萨这个皮具之能工巧匠无数的地方,能做到名留青史的却不多,而菲拉格慕先生为什么可以从小匠人做到大师,想要寻找这个答案是很多人来到博物馆参观的目的。
身处在博物馆中,你会发现这个答案随处可见。菲拉格慕先生是个固执的掌门人,他一直拒绝使用机器制鞋。尽管随着机械工业的飞速发展,大部分鞋厂都开始引入机械化生产线,但萨尔瓦多坚持认为,最合脚的鞋子一定是手工做出来的。
在他这里,定制一双鞋的体验可谓独特,工匠先为客人量脚掌尺码,然后会用一块木砖来印刻鞋模,再根据鞋模来剪裁皮革、手工缝制,当你穿上鞋子一霎那,你可以感受到一位匠人对于技艺的一种情怀。
谈起萨瓦托·菲拉格慕的传奇制鞋经历,少不了他与众多大牌明星的仙履奇缘,而这些大牌明星,都是在世界电影发展史上熠熠生辉的名字。有两位非常具有代表性,他们一个火辣一个清纯,一个离不开高跟鞋,一个最爱平底鞋,而菲拉格慕先生用自己的巧手,让高跟鞋与平底鞋都成为女人美丽的武器。
“我爱高跟鞋,虽然我不知道谁最先发明了高跟鞋,但所有女人都应该感谢他”。这是当年玛丽莲梦露穿上这双令她一举成名的金属细跟高跟鞋后发出的感慨。
随着电影播出,借助梦露的爆棚人气,订单雪片般向菲拉格慕飞来。在当时的美国上流社会,菲拉格慕定制的鞋子成为社交名媛出席宴会的标准配置,因为人人都想和银幕上的玛丽莲?梦露一样迷人。
电影《罗马假日》里公主与白马王子的相遇就从一双平底鞋开始的。当年奥黛丽·赫本在影片中,穿着的绑带芭蕾平底鞋就是菲拉格慕先生在年为赫本设计的。
当高高在上的公主脱掉象征束缚与身份的高跟鞋,穿上平底鞋,立即恢复了美好年华应有的俏皮与灵动。而美丽的公主与俊朗的帅哥,步伐雀跃着走过罗马充满爱情氛围的长街短巷,这种寄予了甜美梦乡的平底鞋,以其平民又随意的时尚风格,瞬间成为大众抢购的对象,自此平底鞋的地位扶摇直上。
而真正让平底鞋烙上赫本时尚印记并带动平民模仿风潮的是电影《甜姐儿》,当赫本穿着芭蕾舞式平底鞋肆意的舞蹈,夸张的动作,富有魔力的脚步,让观众瞬间被这种热情、自由、奔放深深感染,这双芭蕾舞式的平底鞋引发了时尚界的疯狂追捧。
赫本之子肖恩曾在《天使在人间》一书中这样写道:当萨尔瓦托菲拉格慕看到一双脚为了迎合所谓的时尚而不得不挤进一双并不合适的鞋里受尽折磨时,内心深处是多么的痛苦,他设计的鞋子的动机很单纯,只是想让穿鞋的人舒服而已!
了解了两位传奇女星与菲拉格慕先生的仙履奇缘,我们更为老先生对于品质的追求感动,在菲拉格慕博物馆中所看到的每一双鞋和每一件资料,早已不是物品,更像是一份满含心血的艺术品。而这些艺术品正在影响着人们穿着和生活的风格与方式
在过去几十年,中国的手工艺人也是层出不穷,但他们最终都淹没在机械化的物欲里,这也是中国没有真正的奢侈品一说的佐证,希望菲拉格慕先生的故事可以给中国手工匠人一些启迪。
-TheEnd-
:喜欢本文?请在左下角为我们点赞:觉得本文不错?可以点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怎样看历史文章?点右上角查看公众账号→查看历史消息即可?直接搜索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sicongg.com/dxdm/9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