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萨尔瓦多 >> 国家气候 >> 正文 >> 正文

这三个国家的上万人,徒步数千公里发起l

来源:萨尔瓦多 时间:2021/8/25
鍏充簬鍖椾含鐧界櫆椋庣殑娌荤枟鍝噷濂? http://m.39.net/disease/yldt/bjzkbdfyy/

据美国《华盛顿时报》12月11日报道,美国政府最高边境官员11日告诉国会,美国于上周仅仅一天时间内抓获了余名非法移民。该官员表示,目前已可以将这种情况看成是一场全面爆发的“危机”。

10月中旬以来,数千名来自洪都拉斯、危地马拉、萨尔瓦多等中美洲国家的民众,穿越边界进入墨西哥,并陆续抵达美墨边境墨西哥一侧的蒂华纳和墨西卡利。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希望能够通过合法途径进入美国,其中包括许多妇女和儿童。

此前,美国国会众、参两院先后通过为期两周的临时预算,并移交白宫等待美国总统特朗普签字生效。两党为特朗普的美墨边境筑墙经费一直争论不休,参院预算委员会主席、共和党人谢尔比(RichardShlby)说,如果能就筑墙经费达成协议,国会就能在15分钟之内解决预算争端。

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已同意将部署在美墨边境的美军驻扎时间延长至明年1月31日,以支持国土安全部应对中美洲移民潮。目前,特朗普政府在美墨边境部署了约人的兵力,原定驻扎至今年12月15日。这些美军主要为边境巡逻人员提供支持和保护,修建和维护边境铁丝网。依照美国法律,美军不得参与任何执法活动。

美墨边境的这场对峙究竟何时能结束?

陶短房旅加学者

编辑

李雪瞭望智库

本文为瞭望智库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在文前注明来源瞭望智库(zhczyj)及作者信息,否则将严格追究法律责任。

1

美军向难民发射催泪弹

11月25日当天,数以百计的中美洲难民试图冲入美国国土——从墨西哥一侧跨越墨西哥-美国边界的铁丝网。

一些人已冲过第一道围栏,然而,在第二道围栏前,遭遇到严阵以待的美国正规军和国民警卫队。

后者向难民发射了催泪弹,最终,汹涌而来的难民潮被击退了。

这一天,“大篷车难民”原本是在进行一场例行的“和平示威”,呼吁美国“网开一面”放他们入境。

有人似乎认定“时机已到”,于是,“和平示威”迅速演变为集体冲刺。

上述这段边界位于墨西哥蒂华纳和美国圣迭戈之间,著名的美国圣伊西德罗口岸和墨西哥奥塔伊梅萨口岸就在附近。

在“太平岁月”里,这是美墨边界最重要、最繁忙的贸易口岸。

如今,蒂华纳已成为跋涉多公里的“中美洲难民大篷车”最大的集结点。

据非政府组织“国际迁徙组织”(OIM)统计:

在蒂华纳附近的边界墨西哥一侧,有多达名中美洲难民安营扎寨,窥伺着一切可能的偷渡去美国的破绽;在墨西哥一侧边境,“大篷车难民”总数则已过万。

“催泪弹”之所以“催泪”,关键在于施放催泪弹的不是美国警察,而是正规军和国民警卫队这些更“高级”的制服部队。

美国最早开始在美墨边界部署正规军以对付“大篷车队”,是在10月25日,这一天,特朗普在推特上发言,称将紧急派兵去“拯救美国的危机”,去拦截一个“重大威胁”。

当天,两名美国高级官员称,已责成五角大楼向美国-墨西哥边境部署名正规军,并为此制订专门的后勤支援方案。

军方发言人斯皮克斯(BillSpaks)国防部、国土安全部等部门已着手为军队部署制订详细计划。

此后,美国正规军部署兵力不断增加,到“催泪弹事件”爆发时已增至近人,这还不包括前述早就到位的约名国民警卫队成员。

军方在短短1个月内沿着里奥格兰德河紧急修建了长达数公里的铁丝网,并在另一些容易被突破的边界地段构筑了第二道防线。

原本正规军部署将在12月中旬期满,但11月30日美国国土安全部发言人沃尔德曼(KatiWaldman)发表声明,称该部已要求五角大楼将部署期限延长至年1月31日,理由是边界地带存在“持续性威胁”。

很显然,如果边界另一侧的“大篷车”压力持续“高烧不退”,“催泪弹事件”在美国大兵严防死守下随时可能重演。

2

摄影师的“催泪弹”更加催泪

随后,另一个更大的“催泪弹”,赚了更多人的泪水。

这枚“催泪弹”是路透社摄影记者金京勋(KimKyung-Hoon,曾任路透社驻北京记者)拍摄的新闻照片。

照片的主角玛利亚?梅扎(MariaMza),是35岁的洪都拉斯难民、两个孩子的母亲。

在照片中,她拖着两个年幼的孩子,背对着美墨边界,在催泪弹的烟雾中仓惶逃奔。

背景是惊恐的难民人群,以及美国设置的、高高的隔离栅栏。

在美国BuzzFd网站上,梅扎表示自己“并没打算冲击边界,只是带着孩子来和平示威的”。

催泪弹突然发威时,她“刹那间以为自己和孩子们都会死掉”。

从美国到世界各地,许多同情“大篷车难民”的人纷纷愤怒谴责美国当局和军警用催泪弹对付妇女儿童的行径:

女演员安妮.哈塔韦(AnnHataway)在Instagram上撰文指责特朗普政府“用催泪弹对付妇女儿童的行为是错误的,令人恐怖”,在短短几天间获得了75万以上的点赞;

民主党众议员罗森则大声疾呼“寻求庇护不是犯罪”、“特朗普必须立即停止这种违背美国价值观的行为”。

与此同时,也有不少人对“两个催泪弹”都无动于衷,反倒对特朗普的决定和美国军警的做法表示理解。

在他们眼里,用偷越甚至强冲边界的方法“寻求庇护”就是“犯罪”,动用催泪弹是迫不得已;

至于妇孺成为受害者,则同样要怪“大篷车难民”自己——“他们把女人孩子放在前面当盾牌吃催泪弹,自己却趁乱混进了美国”。

3

逃离“中美洲国家噩梦”

实际上,这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

奥巴马政府曾提出过“大赦”,而现任总统特朗普早在选战时就大谈特谈在美墨边界修“万里长城”的构想,引发了一次又一次轩然大波。

难民偷渡问题愈演愈烈,美墨边境墙又迟迟无法开工,自今年4月起,美国联邦和边界各州当局就已着手在边界附近部署了来自加州、新墨西哥州、德克萨斯州和亚利桑那州的名国民警卫队,并进而由五角大楼制订了至年9月在美墨边界部署名国民警卫队的方案。

但是,所有这些部署被自10月13日开始的“中美洲难民大篷车”打乱了。

“大篷车”最初约有人,几乎都是洪都拉斯人,他们的目的是走到数千公里外的美墨边界,进入美国境内、寻求庇护;

他们在10月13日从洪都拉斯的圣佩德罗苏拉出发,徒步向北行进,人数如滚雪球般不断扩大;

10月23日,其“主力”进入墨西哥南部恰帕斯州的马帕斯特佩克;

11月19日,他们抵达美墨边界墨西哥一侧的蒂华纳一带,随即展开“和平示威”,最终爆发了11月25日的“催泪弹事件”。

11月初,联合国估计这些难民有人,至月底增至万人以上。其中,儿童约占1/5,国别由最初的洪都拉斯一国,扩大到危地马拉、萨尔瓦多等中美洲多国。

一些中美洲问题专家表示,这些不惜步行跋涉背井离乡的中美洲难民“不是寻求美国梦”,而只是“逃离洪都拉斯噩梦”。

目前,洪都拉斯、萨尔瓦多和危地马拉已流失了10%的人口,联合国年报告称,洪都拉斯谋杀率为十万分之63.75,萨尔瓦多更高达.64,经济形势也十分恶劣。

冷战期间,美国利用臭名昭著的“联合果品公司”(UnitdFruitCompany)操纵中美各国经济,并且扶植代理人,干涉各国内政、外交和防务,把这些国家变成一个个经济、政治、社会结构畸形,积弊丛生的“香蕉共和国”;

冷战结束后,美国对这些中美洲国家“大撒把”,促使后者各种矛盾集体爆发,陷入半瘫痪状态。

今年4月,中美洲多国发生恶性暴力事件,曾导致了一起类似的“大篷车潮”,而此次的“大篷车队”之所以突发,则肇祸于洪都拉斯圣佩德罗苏拉爆发的恶性黑帮暴力事件。

贫困、恶性犯罪、社会暴力、政治动荡、经济和就业的惨淡前景,都让当地人无法再继续忍受下去,不得不沿着无数先辈驾轻就熟的道路,挣扎向北,去美国碰碰运气。

4

特朗普态度真的有变化?

很显然,这是一贯标榜“保护美国人就业机会”、“对非法移民和难民说不”的特朗普所不能容忍的。

他三次发出威胁,称:如果墨西哥不采取行动阻止大批来自危地马拉、洪都拉斯、萨尔瓦多的非法移民越境前往美国,他将部署美国军队以关闭美墨边界。

同时,他还扬言,如果中美洲各国不采取行动“配合”,美国将停止对这些国家的援助。

其实,威胁“减少援助”非但无济于事,反倒会给这些焦头烂额的中美洲国家社会、政治和经济问题雪上加霜,将更多难民驱赶到浩浩荡荡的北上大军之中。

根据美国国际开发署数据,和年,美国向洪都拉斯援助1.75亿美元,冻结这笔援助只能火上浇油,会令事态更加难以控制。

并且,威胁废除美加墨协定也很难有什么杀伤力——因为世界各国领导人都怀疑和特朗普政府达成的任何协议均未必靠得住。

一言以蔽之,动用军队阻拦好比抽刀断水,用停止援助相威胁更宛如为丛驱雀。

另外,11月6日是美国中期选举投票日,此前放大“大篷车危机”,旨在吸引选民基本群体,避免共和党在中期选举中失败。

在选前一系列助选造势集会上,特朗普竭力将“大篷车队”渲染为“对美国就业的巨大威胁”,称“非法移民挤占美国低学历职位的危害性更甚”

专家们指出,妖魔化“大篷车队”有助于在中期选举前把难民问题炒作成“胜负手”、“大危机”、“对美国的一次攻击、一次袭击”,并顺势将“大危机制造者”的帽子扣到民主党头上,“选情当前,真相无关紧要”。

当然,民主党也是“半斤八两”——他们也在竭力用情绪化的语言借题发挥,攻击特朗普和共和党的“灾难性做法”。

皮尤中心民调显示,75%的共和党支持者认为非法移民问题是非常严重的问题,系共和党支持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sicongg.com/gjqh/91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