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OMMEDITERRANEAN
TOAEGEAN
ENCOUNTER
DOUBLE-SIDETURKEY
土耳其是“双面”的:一面是亚洲的,一面是欧洲的;一面历史悠久,一面飞速发展;东方和西方在同一个空间里交汇,历史遗迹和现代文明在同一个时间里共存。明明有山有海,自然风光旖旎迷人,偏偏有历史有文化,人文景观璀璨夺目。
安塔利亚
地中海畔的
土耳其“鼓浪屿”
卡莱伊奇老城古色古香,不远处的地中海湛蓝无边,这便是美丽曼妙的安塔利亚。这里是古代利西亚人生活的地方,一座土耳其本国人也喜欢的旅游城市。
老城中最高的宣礼塔是公园十二世纪突厥人到此修建的,焕拜声如同天籁从远处传来。古老的钟塔城墙保留了罗马、东罗马、奥斯曼和土耳其四个时期的痕迹,小小的古城,大大的惊喜。老城的古建筑群中还有一半都是民居,另一半大多是露天餐吧,每家店都有独特的风格。
城中绿意盎然,鲜花盛开,猫在墙头懒懒的打着盹,漂亮的姑娘在色彩斑斓的店铺门口拍照。这般小清新文艺范儿为它赢得了“土耳其鼓浪屿”的称号,相比鼓浪屿喧闹的商业气息,这里要安静闲适的多,更像20年前尚未大肆开发的丽江。
早在年便赢得欧洲年度博物馆大奖的安塔利亚博物馆被称作土耳其境内最值得参观的博物馆。帝王塑像展厅内是博物馆的重头戏,收藏大量公元2-3世纪之间的文物,这个时期也是安塔利亚历史发展中最为繁盛的阶段。租一台中文讲解器,随着文物,轻易就从公元3世纪穿越到了公元前12世纪。这样大的时间跨度非常难得,何况几乎所有文物均为原件,诚意十足,不可辜负。参观完,别忘了在博物馆的庭院里叫一杯咖啡,吹吹地中海的海风,把自己拉回惬意的当下。
费特希耶
土耳其湾造就的
土耳其“死海”
土耳其绵长的海岸线在费特希耶迂回成了一个大回转的海湾,这里波澜不惊,平和而静谧,被称作土耳其的“死海”,是世界有名的滑翔伞体验地。从3千米的高山上滑下,脚下的死海与头顶的天空一样蓝。
死海主要的海滩是一条很长的名为Belce?iz的粗砂海滩。海岸旁有一条海滨走廊,散落着许多休闲酒吧和餐馆,大多都开至深夜,白葡萄酒配夕阳,红酒配月光,请恣意把酒临风,观海畅饮。
阿敏塔斯之墓是一座建于公元前年的伊奥尼亚式寺庙,正面完全由岩石雕刻,站在这里可以俯瞰费特希耶的全景。夏日的黄昏,石墓被涂上了一层金黄,有一种柔和而庄严的力量。与阿敏塔斯之墓相邻的利西亚石棺建于公元前年,与重庆的悬棺相似,集中在海边的峭壁上,乘船进出,从水上眺望尤佳。在费特希耶小镇附近,还可以看到大量凿刻在岩壁上的墓穴。
桑索斯古城
无声诉说
时光的光阴流转
地中海旖旎的风光令人着迷,而古希腊、古罗马时期的文化遗存则令人沉醉。安塔利亚省和穆拉省交界处是利西亚文明最集中的地区之一,山下是桑索斯峡谷和蜿蜒流过的桑索斯河,山上便是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桑索斯-莱顿古城,默默诉说着光阴的故事和文明的变迁。
利西亚文明最早记载于荷马史诗《伊利亚特》中,里面曾提到它是特洛伊的盟友,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2世纪。利西亚人拥有自己的语言利西亚语,属于印欧语系。到了希腊化时期,大量希腊移民逐渐取代了当地居民成为利西亚的主人。
在公元前2世纪,桑索斯是利西亚的首都。伦敦大英博物馆里迄今保存着一个名为查尔斯·费罗斯英国人从桑索斯带回来的大理石雕刻艺术品,年,游历了小亚细亚的费罗斯经过利西亚地区的他,在这里发现了桑索斯。
一本《利西亚游记》在英国引发一阵不小的东方考古热潮。当年盛极一时的桑索斯古城,如今却只剩一片残垣断壁。
博德鲁姆
爱琴海最南端的
另一个“圣托里尼”
博得鲁姆与蓝白国度希腊隔着爱琴海遥遥相望,乘快艇到对面的圣托里尼只需要4个小时。也许因为这个原因,这座小镇也是蓝白两色的:白色的房屋,蓝色的门窗,白色的云朵,蓝色的大海。
这里的麦当劳也入乡随俗改成了白色,连海边的风车都与圣托里尼那么相像,如果不是这里看不到圣岛标志性的蓝顶教堂,游走在三角梅肆无忌惮盛放的小巷里,很容易忘了身处何方。
漫步博得鲁姆,随处可见画廊,这里聚集着许多年轻的艺术家。他们在此学习古老的文明,记录美丽的自然风光。城市的规划者也在尽力保留着这独特的艺术气息,连建筑高度都有严格的法律限制。
博德鲁姆的沙滩依然是粗砂沙滩,但这里的日落像世界上任何一个海边小镇一样美。夕阳西下,海风有些凉意,海鸥欢叫着掠过波光粼粼的海面,落在沐浴在金光里的码头上。
进博德鲁姆市区的时候,看到路边的大广告牌上写着“不要带走你的爱”。是的,蓝和白,是天堂的颜色,要把爱留在这里,这样余生便有了回来的理由。
伊兹密尔
藏在港湾里的
“古罗马”
伊兹密尔位于爱琴海细长港湾的最前端,有着海边小镇特有的慵懒从容、悠然自得。这里气候温和,让人的心情也变得柔软起来。三千年前,伊兹密尔和特洛伊并称为西方安那托利亚文化最昌盛的城市。
那时,人们把它叫做“美丽的伊兹密尔”。古罗马时代的基督教从这里兴起,让这里成为了爱琴海的中心城市。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希腊罗马古城以弗所古城便是一处保存非常完好的遗址,以弗所是出现在圣经《新约》中的地名。
它在公元前10世纪由雅典殖民者建立,后来在古罗马时期很长一段时间内,它都是罗马帝国中仅次于罗马的第二大城市。经过近年的发掘,这座城市还有82%的部分依然深埋在地下。
已经挖掘出的部分已足够我们一瞥千年之前的繁盛:图书馆精美绝伦,音乐厅可以容纳0人,而露天大剧院则足以坐下人。只有位列世界七大奇迹的阿尔忒弥斯神庙略显落寞,仅剩一根神柱孤迎风站立、沉默不语。
伊斯坦布尔
君士坦丁堡
辉煌依旧
关于伊斯坦布尔,听过太多赞誉,怀有太多期待,心情反而忐忑起来,生怕有一丝失望。还好,它担得起所有赞誉,满足了我全部期待:昔日的君士坦丁堡,辉煌依旧。
土耳其的双面性在圣索菲亚大教堂被体现得淋漓尽致,没来伊斯坦布尔之前,我无法想象基督神像与伊斯兰教图案并存的画面。神圣的极致,便是包容。在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壁画里沉迷许久,很快就又陷进了蓝色清真寺里美轮美奂的光影里。
阳光透过图案各异的一排排蓝色窗户,洒在鲜红的地毯上,只恨相机拍不出眼睛看到的美。有六根柱子的蓝色清真寺比一般的清真寺多了一根,据说是因为建筑师听错了建筑要求,真是一个美丽的错误。
把博思布鲁斯海峡作为土耳其行程的最后一站再合适不过,生活需要仪式感,哪怕这个仪式仅仅是站在欧亚之交的地方,看看左边欧洲的海和右边亚洲的海有什么不同。
有些地方,仅仅是一次简单的踏足,便有了值得回味的意义。沿海游走土耳其,即使没去棉花堡、纵然没坐热气球,依然毫无遗憾,反而给了我再度回去的充足理由。
END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sicongg.com/lyjd/6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