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巷曾因沈从文老人、冰心老人、李公朴先生等一代文豪经常坐在文化巷里某个小茶馆里,谈笑风生。因此,文化巷也因为他们,将自己的名字最终由苍麻巷改为文化巷。
文林街,一个四方汇聚之地,东起翠湖北路、云南大学,西起文化巷。往东步行数百米就是云南省图书馆,往西是一条集聚美食服装的街巷。
在时光流转的岁月里,星光里的文林街,始终保持着它自有的文化风韵。
在文林街,绿色从来不是唯一的
爱在日落黄昏时,我却独爱雨后文林街的宁静,一杯咖啡,一块蛋糕,一整个浪漫的街口。
穿梭时光,能否回到那个无忧无虑的小时候
文林街往东,坐落着一所小学和大学,分别是云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和云南大学。相距多米的距离,却承载着许多孩童年少青涩的回忆。
人间值得,用彩色的涂鸦灿烂文林街的夏天
云南大学外一条涂鸦楼梯还在保留着,整条街随处可见的电箱画满了五彩斑斓的图案,这是街道的额外惊喜收获。
学校汇聚之地,一到放学,小电驴和共享单车一定是我们随处可见的装饰了,它不再脏乱差,而是规范,整齐的排列着。不再消失的共享,我们见证着它的改变和成长。
有些年头的朋友,初识文林街,正是从文化巷夜间地摊美食和文化开始的。后来,夜色中的文化巷在时代变迁的要求下,都有了些许变化。
热闹的夜晚,夜猫子的回忆,慢慢地少了些许情调。
爱上了一条街,曲折而蜿蜒,有多远,在街道的尽头你等着我
老店还是曾经的老店,味道也保持着最初的味道。当然,新的快乐也加入到了这个充满烟火气的街道。无惧世情变化,你仍旧是少年时的那个模样,念念不忘。每天24小时流转,而属于我们共同的回忆,是永远不老的话题。像一首歌,唱响着文林街的往昔。
文化巷是昆明的一条很有名气和人气的小巷。形成它名气大、人气旺的原因,也许是由于它的"三多"吧!街头的萨尔瓦多和街尾的文林烤串连接了一整条小吃街,成了这条美食街的yyds。
萨尔瓦多的意面红黄绿相间的色彩,只一眼就忍不住想尝一尝。
如果要说,这份番茄牛肉意面,浓香的番茄香甜加上牛肉的咸香,撒上满满的芝士碎,只要一口,你的味蕾就被激发了。
接下来我们来探索年轻人夜晚的正确打开方式,烤串撸一撸,啤酒吹几瓶,聊聊那些快乐的、烦恼的生活琐事。
撸串人怎么能不知道的店——文林烤串。记忆中的灵魂烤串,宵夜N刷!!!
左手冰可乐,右手牛肉串,十多年了,味道一直没变......文林烤串的牛肉,鲜虾,一份炒米线,是加班人晚间最治愈的幸福感。
虽然是一条窄窄的巷子,它却能容纳车水马龙的生活气息,汽车、电动车和那络绎不绝的人流量......
你还记得童年的味道吗
让我想想,是集卡狂吃的干脆面、七个小矮人的冰棒,还是西瓜味道的泡泡软糖。
文化巷的香蕉飞饼,又是多少人孩童时的味道呢。香蕉和鸡蛋的搭配,包裹在薄薄脆脆的饼皮里,再加上一点炼乳,甜甜香脆的口感,唇齿留香,还想再来一口。
文林街的生活依旧如初,温馨、鲜活,伴随着惊喜地遇见。它属于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惬意的氛围,浓郁的生活气息。
来源
春城头条
编辑
赵琦梦
编审
孙啸武崔志超
终审
洪瑞滨姜媛
转载请联系我们或注明出处!
昆明五华发布(KMwuhuafabu)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sicongg.com/rkzz/11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