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上药店
您现在的位置: 萨尔瓦多 >> 地形地貌 >> 正文 >> 正文

个艺术家达利大哥叫你来超现实

来源:萨尔瓦多 时间:2021/8/30

今天心情非常不错,所给大家分享一下超现实主义。

要问在这个星球上哪里的乡亲在艺术方面最不安分,那肯定非法国人莫属。20世纪初,他们单枪匹马地运营了一个目标群体十分狭窄的野兽画派,短短三四年后就不幸狗带。

接下来到了二三十年代,他们决心干票大的,于是将超现实主义琢磨了出来。这一次,他们给“超现实”赋予了比较深刻的意义,所针对的领域也不再局限于绘画,而是涵盖了文学、摄影、雕塑,甚至是服装等多个层面,其生命也因此活跃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流派代表作品《面部幻影和水果盘》

这个流派的理论源泉要追溯到一位名叫柏格森的法国人,他的清奇之处在于凭借一本哲学书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他提出了一种称为直觉主义的主观唯心论调,流传范围颇广,中心思想其一是号召大家遵从直觉和意识,其二便要归功于弗洛伊德著名的精神分析学说。

这一哲学一病理,奠定了超现实主义的根基——理性统统是放狗屁,不如一起在幻觉梦境里蹦迪!

投射到艺术创作上,就是摆脱现实世界的束缚,捕捉人在潜意识或无意识状态下的思维片段,从而追寻生命最彻底的真实。好吧,听着就非常玄乎,而当这批艺术家把构想付诸实践之后,场面就更加迷离了。

▲画家马格里特作品,《错误的镜子》

拿绘画来说,毕竟存在于头脑中的东西本身就虚无缥缈,潜意识甚至无意识更是谁都说不清,你想表现得合情合理,那就得整大家都没见过的。于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超现实主义绘画,绝大部分都充斥着光怪陆离的生僻意象,还有鬼斧神工的震慑笔法。

▲画家恩斯特及其代表作品

去年不是一直流行一句话么:这个世界上好看的脸太多,而有趣的灵魂太少。超现实主义可能想把这句话倒着解释,也就是为了凸显自己有内涵,人家决绝地放弃了网红脸,其志也壮哉!正因为在风格上如此有个性,它飞速地圈了一票粉。而且从宏观层面来看,为它站台的艺术家不仅在规模上比较惊人,在质量上也保持了催人泪下的高水准。

意大利人基里柯通常被看作是最早的一位超现实主义画家,这位兄台虽然名字很柯基很喜感,实则是个精神病患者。治病的同时,他还在视点构图上建树颇多,在绘画语言中自成一派。

医院里认识了病友卡罗尔·卡拉(他俩这么投缘,难道跟狗有关?!),两个人在超现实主义的基础之上,开创出形而上学画派。

▲代表作《一条街道的神秘与忧郁》

基里柯之后,更多艺术家纷至沓来,且因创作观念的差异逐渐分化为两大阵营。一方主张通过“变形”来描摹臆想中的世界,选取常见的物体改变位置换下形态,你刚开始看的时候会觉得有些怪,不过多瞅几眼也能习惯。也许你已经脑补出一滩稀泥似的钟表盘,没错,代表作正是那幅《记忆的永恒》,站在背后的是萨尔瓦多·达利。

虽然本人是一个空前绝后的变态,但达利先生在绘画方面的天赋与贡献都超越了他所处的时代。25岁于他是一个浓墨重彩的节点,他画出了精美的《TheBasketofBread》声名远扬,在巴黎举办了第一次个展大获成功,正式加入超现实主义流派走上大师之路。

▲《TheBasketofBread》惊艳一时

也是在这一年,一位诗人带着妻子慕名拜访,达利先生看上了有夫之妇并当即拐跑。不过他还真就爱了这个女人一辈子,故事的开头虽然不堪,结尾总算没那么坏。

说回到25岁的达利,其后的几年,他画出了软绵绵的时间,随之成为超现实主义阵营的一哥。然而彼时二战烽火将燃,达利因为政治理念的悖离,被流派扫地出门。于是,他把自己从幻象中剥离出来,转而在科学及宗教中寻求寄托,并以之为题材尝试大型油画的创作,从此就与超现实主义渐行渐远了。

▲宗教题材作品《最后的圣餐》

就像野兽派只能成为马蒂斯人生的一个阶段,超现实主义也难以成全达利的天才。这个惊世骇俗的人总是将毫不相关的事物糅合进画作之中,给超现实画坛铺陈出一幅幅充满戏剧效果的经典,然后,他就像先知一般飘然走远。

前面提到了流派内部的两军对垒,在另一派看来,达利他们干的无非就是给蛇穿个马甲让它变王八,简直是个大笑话。他们认定既然要表现出意识的本原,做画时就应该完全听从心理活动的支配,什么形象什么规矩我统统都不知道喔!

▲于是就出现了各种奇异的画风,比如重上幼儿园式

所以说,这个派系的革命性相当彻底。要是哪位朋友想要对照实例来加深一下理解,那大概没什么必要,毕竟满纸涂抹的油彩和难以分辨的轮廓实在没什么可看,自己脑补就行了。

不过如果非得作死,那么就推荐一位相对正统的给大家,名叫米罗,跟毕加索和海明威都是好哥们。

他喜欢将瞬时心灵感应通过简化的线条表达出来,用色干净明亮,看上去比较舒服,时不时还让人有种回归原始和童真的感受,因而在美术长河里也是占有一席之地的。

▲《加泰隆风景》

一开始贴标签的时候就曾提过超现实主义不光存在于绘画领域——后期的流派渐趋扩散,出现了《磁场》和《可溶解的鱼》这类文学作品,还有将视觉尽可能符号化的摄影形式,甚至蔓延到80年代催生出了超现实主义时装潮流。

以上这些,都能证明超现实主义跟其他流派相比最为特殊的一点,就在于拥有无限续航的能力。从过去的创作方针,演变成如今的文艺思潮或是美学形态,流水的外在,铁打的内核。

好希望像它这样,攀得到鼎盛也捱得过衰败,生之坚韧,一直都在。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sicongg.com/dxdm/9217.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