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派武装击落了土耳其无人机还得意洋洋
难道说,仅靠载弹量不大的无人机“定点清除”(已坠毁至少6架,其中1架还是被叛匪误伤揍下来的)和地面炮火打击,土军就能在短短几天内不但“全歼”叙军第7师,还捎带着“扩大了不少战果”?显然,这样的“战绩”高得有点离谱,起码放在叙利亚战场上令人难以信服。以年初爆发的东古塔大战为例——整场战役从2月18日开始,一直持续到4月14日,耗时近2个月。叙军在俄叙战机和情报支援下,投入约2万精锐部队发起进攻,其对手则是画地为牢、划片防守的近3万反对派武装(分属4个勾心斗角甚至相互仇视的派系)。这场惨烈的大战,以叙军收复长期威胁首都大马士革安全的“卫星城”——东古塔而告终,并由此奏响了之后几个月里叙当局连战皆捷,较短时间内收复叙南部德拉省、库奈特拉省(毗邻戈兰高地以色列占领区)及叙中西部霍姆斯省、哈马省大片国土的胜利号角。由于战区狭蹙,人员、建筑物密集,东古塔之战给双方造成的损失都不小。笔者根据多个信源梳理统计——此役叙军伤亡多名官兵(其中牺牲约人),数十台重装备(坦克、步战车、装甲推土机、ZSU-23-4自行高炮等)毁伤,另有1架苏-24战斗轰炸机被击落。反对派武装则伤亡约1.5万人(日均战斗减员余人,等于每天打光1个营),数千人投诚(接受叙当局改编),并损失(含丢弃和主动销毁)数万支(挺)轻武器和所有的重武器(数量达上百台/门)。但耐人寻味的是,西方媒体公布的双方阵亡数字居然是——叙军牺牲人、2人被俘,另有3名俄军士兵阵亡。反对派武装更“厉害”,仅人丧生。也就是说,西方媒体在“适当压低”叙军阵亡数字的同时,却让反对派武装的损失“大大缩水”,从而造成“叙军比叛匪伤亡更惨重”的假象误导外界。同理,年5月初,俄叙联军打响了收复伊德利卜的前哨战,集中“老虎部队”等精锐猛攻哈马省北部反对派武装控制区。据俄国防部战报称,哈马前线战斗持续3周,从赫梅明基地起飞的俄军战机空袭炸死叛匪超过人,摧毁重装备51台/辆。如果算上受伤、被俘人员及空袭战果,20天左右叛军就损失多人,相当于报销1个团。值得注意的是,俄军公布的上述战果来自空中侦察(包括无人机)、地面观测(大批俄军特种兵在前线刺探敌情)以及前线叙军各单位上报的数字,即使俄叙想“掺点水”,也很难隐瞒己方战机的出动架次/机型、空袭地点和投弹量(可根据前2个数据推算),因为其空中行动时刻处在美国、土耳其、以色列的卫星和雷达的严密监视下,“造假”并不容易。叙军通常都是这样的小分队作战
从上述2个战例可以看出,无论是长时间、高烈度的东古塔之战(以巷战为主),还是俄军战机全力支援的哈马北部战斗,掌握制空权且兵力、火力占优的俄叙联军都做不到“日均歼敌多人”。而且,虽然叙军野战防空搞得比较差,但一直采取小分队、小集群方式机动作战。就土耳其军队那个战场侦察水平,别说每天消灭名叙军,就是让他们每天在战场上发现、追踪这么多人,恐怕都难上加难。这么“精准”“可怕”的大规模杀伤效果,连美俄都不敢吹。据美国五角大楼战报显示,年9月至年8月,美军为首的反恐联军在叙利亚境内出动战机架次,轰炸极端武装约1.6万个目标,最后仅确认杀敌数千。而俄军年底公布战果——40个月歼敌8.5万(日均70人左右),就被外界质疑水分不少。至于土耳其人为啥会如此“武运昌盛”“战力强悍”,大概只有天知道。这场闹剧折腾下去,最终结果估摸大概率还会以双方实控线为界,进入新一轮或长或短的休战期。眼下,美国为首的北约已有所动作——“艾森豪威尔”号航母战斗群进入地中海,北约也出动3.7万人(其中美军2万)在东欧大张旗鼓举行军演,这一切都让俄罗斯感到外部压力倍增,而土耳其则“深受鼓舞”。说到底,土耳其也好,俄叙也罢,别看打得热火朝天,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不能将对方逼上绝路”。否则的话,俄军就不会保持克制避免造成土耳其军人惨重伤亡(甚至放任土军无人机进入叙领空作战),而埃尔多安也一边高喊报复,一边将战火局限于较小范围内,同时一个劲地要求和俄高层“尽快会晤”。也正是从这个角度来讲,巴沙尔政权想尽快完全收复伊德利卜基本不可能。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sicongg.com/rkzz/6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