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h,SalvadorDalí,devozaceitunada!
啊萨尔瓦多?达利,你有橄榄色的声音
Noelogiotuimperfectopinceladolescente
我不赞美你不完美的青春笔触nitucolorquerondalacolordetutiempo,
或你的色彩,那追逐你时代的色彩peroalabotusansiasdeeternolimitado.但我颂扬你对有限永恒的渴望
-“OdaASalvadorDalí”byFedericoGarciaLorca
费德里戈·加西亚·洛尔卡《达利赞歌》
*这里是创美的第2次推送*
图文/编辑:吴薇
第一次世界大战过后,一场名为“超现实主义”的精神革命在法国文学和艺术领域悄然兴起,一批具有实验精神的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们相聚巴黎,用各种奇思妙想探索前人从未涉足过的领域—人的幻想和潜意识。他们的作品风格前卫怪诞、超脱理性,甚至有些难以理解,正迎合了当时的哲学和心理学思潮的发展。
一个西班牙年轻人接触到这种新的艺术潮流后,感觉和自己一拍即合,于是迅速投身于超现实主义的创作中,并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引领超现实主义成为世界主流。这个人就是—萨尔瓦多?达利。
达利曾说:“由于我是天才,我没有死亡的权利;天才会死,天才的作品不朽。”
没人会否认达利过人的艺术天分,但很说这种天分是不是到达了他自认为的天才的程度。达利的如今的名声和超现实主义密不可分,这种对人的精神世界深度挖掘的艺术形式彻底释放了达利压抑在心底的各种感情,他把自己的幻想和梦境全部展现在了画布上。他经常描绘自己恐惧、不安和焦虑的情绪,这和他敏感的性格有关,也和他的生活经历密不可分。
??
童年时期
达利年出生于西班牙菲格拉斯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一名律师,性格严肃,有一些暴力倾向,达利对他又敬又怕。达利的母亲是童年时期对他最重要的人,非常疼爱他,一直支持着他的艺术梦想。但是在达利16岁时就因病去世了,给了达利巨大的打击。而达利小三岁的妹妹安娜?玛丽亚就成了之后和他最亲近的人,常出现在达利早期的作品中(如《在窗前的女孩》)。
这些童年时期的经历深深地刻在达利的脑海里,一直伴随和影响着他的艺术创作。
FiguraenUnaFinestra《在窗前的女孩》:SalvadorDalí/
达利从小就展现出了绘画天赋,11岁时,他正式开始在素描学校学习绘画;一次度假的时候,达利偶然接触到了印象派的画作,于是开始了自己的印象派创作。
Self-PortraitwithRaphaelesqueNeck《有拉斐尔颈子风格的自画像》:SalvadorDalí/
??
~年马德里和巴黎
18岁时,达利的父亲把他到马德里圣费尔南多皇家美术学院继续深造。在美术学院的四年里,达利主要做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是广交朋友。他结识了一群搞艺术的小伙伴,这些人日后都成为了西班牙文艺界的重量级人物,达利与他们常有合作,包括超现实主义导演路易斯·布努埃尔(LuisBu?uel)和诗人费德里戈·加西亚·洛尔卡(FedericoGarcíaLorca)等。
第二件事是好好学习。达利认真学习了古典的绘画技巧,也尝试了一些20世纪初流行的艺术风格,比如加泰罗尼亚20世纪新艺术主义、印象派、未来派,画了一些不错的作品。
PortAlguer《阿尔格港口》:SalvadorDalí/
TheBasketofBread《面包篮子》:SalvadorDalí/
但达利真正开始展现自己的特立独行,是从开始立体主义的绘画开始。当时在西班牙能接受立体主义的人并不多,达利迅速成为了激进派领袖,锋芒毕露。
TaulaDavantelMar《大海前的桌子》:SalvadorDalí/
Self-PortraitSplittingintoThree《自画像展开成三个》:SalvadorDalí/-27
第三件事就是带头闹事。叛逆的达利深深了解并相信自己的才能,有次带领同学与学校的老师发生冲突,被勒令休学。复学后,他又认为学校评审会的专业水平无法评判自己的作品,态度强硬,最终被学校开除。
至此,达利的美术学院生活就结束了,他的主要活动场所也从西班牙转移到了现代艺术的中心—巴黎。
「题外话」达利虽然自视甚高,但并不是目中无人。他曾给艺术大师们做过一份评分表,其中综合得分最高的是维米尔(Vermeer),接近满分;他还给了达芬奇(LeonardodeVinci)、委拉斯开兹(Velazquez)和拉斐尔(Raphael)高于自己的评价;而得分最低的是蒙德里安(Mondrian),接近零分,可见达利对于抽象主义的鄙夷。
而对于毕加索,达利在青年时期是十分崇拜的。年,达利第一次前往巴黎,在参观卢浮宫前首先去拜访了毕加索。两个人互相看了彼此的作品,沉默无语。不知道达利当时领悟到了什么,只是之后就没有再坚持立体主义,而是转向了超现实主义。毕加索对达利也是非常欣赏的,曾在公开场合给他很高的评价,后来还资助了达利前往纽约。
??
~二战超现实主义时期
随着超现实主义从法国传播开来,达利仿佛找到了最适合他的表现方法,能够真正释放出他内心真正的激情。
达利第二次去巴黎是年,对他来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首先,他正式加入了超现实主义阵营,开始在超现实主义创作的大道上一路狂奔。其次,达利和路易斯·布努埃尔(LuisBu?uel)合作的超现实主义搞笑电影《一条安达卢狗》(UnChienAndalou),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最重要的是,达利遇到了自己的一生挚爱,当时还是别人老婆的卡拉(Gala)。他们迅速打得火热,变得形影不离。专一的爱对一个艺术家来说实属不易,但达利一生都把卡拉当作自己的缪斯女神、创作的源泉,以她的形象创作了50多件作品。
Galarina《卡拉》:SalvadorDalí/
另一个对达利影响至深的人物就是佛洛依德。佛洛依德发现了人的潜意识,他提出的本我、自我、超我等概念在超现实主义者的理论框架中被多次运用;而他的精神分析理论中的自由联想、对梦的分析是超现实主义的创作基础。
超现实主义艺术家们追求的是表现自我,而他们认为表现自我的唯一方法就是通过探索自己的潜意识来释放被压抑的各种情绪。
在与卡拉恋爱不久,达利画了这幅《伟大的自慰者》,成为他超现实主义早期的代表作。这幅画描述了一个精致的梦境,中间向下的人脸形状取自于达利家乡海岸的岩石。从石头上延伸出一个女人的形象,有着卡拉的外貌,非常靠近右侧一个男人的裆部。她的肩部有一只伸出舌头的小狮子,代表性欲。下面有一只蚂蚱,代表恐惧,因为达利非常怕蚂蚱。远方一群蚂蚁,展现出了焦虑……这样的符号在画里还有很多。
这幅画并没有告诉我们任何的故事,但是表达出了达利对性既着迷又恐慌的复杂心理,这就是超现实主义想要传递的。
LeGrandMasturbateur《伟大的自慰者》:SalvadorDalí/
两年后,达利在巴黎展出了自己最为人所知的名作《记忆的永恒》。
达利说软钟表的灵感来源于融化的卡门奶酪,钟表融化了于是时间变成了永恒。有一些意象在这幅画里重复出现了,比如岩石形状的人脸、蚂蚁、家乡的风景,暗示着即使是在这样熟悉而平静的氛围里也存在着一丝焦虑。
Lapersistenciadelamemoria《记忆的永恒》:SalvadorDalí/
达利后来甚至提出了自己的一套理论,进一步发展了超现实主义,即妄想狂鉴定法(theParanoiacCriticalMethod),他认为妄想是构建现实时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而把现实中的事物人格化是妄想狂幻想的典型表现。
这个时期,达利开始大量使用视觉假象的技法作画。比如这幅《妄想狂的脸》,从正面看,是一片风景;从另一个角度看,则是一个女人的脸。达利说,观看视觉资料方式不同会给出我们不同的答案。
ParanoiacVisage《妄想狂的脸》:SalvadorDalí/
具体实践方面,达利会通过一些方法让自己进入一种妄想狂的状态,然后把自己在幻想中看到的形象画在纸上。他擅长把两个在现实世界中不想关的形象联系在一起,组成新的东西,这往往会让众人大吃一惊。
比如他最经典的设计—龙虾电话,龙虾是达利最喜欢的形象,把电话手柄做成龙虾的形状是之前闻所未闻,但是为什么不呢?这种组合多么有趣。
达利的奇思妙想在室内装饰领域大放异彩,他迅速成为了超现实主义物品的先锋,而且开始将自己的想法应用在更多的行业中。
TheLobsterTelephone龙虾SalvadorDalí/
30年代,达利已经摸索出自己的创作风格和语言,奠定了他日后惯用的艺术表现形式的基础。虽然身为现代艺术家,但他崇尚古典的绘画技法,用细腻的笔法,将古典与现代融合在一起,让人产生一种他画中那些超出理性的东西或许是真的存在的错觉。
当时的欧洲风云变幻,很快战争四起,达利和卡拉在毕加索的资助下前往纽约避难。
二战期间纽约
西班牙内战和二战打响后,达利基本都在美国,远离是非,继续他的绘画创作。在对待战争的态度上,达利坚持战争是一件自然发生的历史现象,无关政治,因此他并没有选择站到哪一个阵营,也没有为战争中苦难的人民挥笔呐喊。
但达利还是画了两幅画作为回应:
一幅是《西班牙内战的预感》,达利把人体各部分拆散又重新组合成荒诞又恐怖的景象,像是一场噩梦。
SoftConstructionwithBoiledApricots《西班牙内战的预感》:SalvadorDalí/
另一幅《希特勒之谜》,因为画中有希特勒的形象,达利被左翼的超现实主义团体批判,认为他对希特勒态度暧昧不明,一度要将他驱逐出超现实主义阵营。然后就有了他那句名言:“我就是超现实主义”。
TheEnigmaofHitler《希特勒之谜》:SalvadorDalí/
在纽约的日子里,达利构建了鲜明的个人形象,卷曲并使劲向上翘起的小胡子成了他的标志。他在纽约组织各色名人派对,受到疯狂的追捧。他还开始对金石珠宝设计感兴趣,此兴趣一直伴随着他人生的创作生涯。同时,他也涉足时尚,服装、舞台、编剧,小说等各行各业,甚至曾6次登上过时代杂志封面。
RubyLips《红宝石嘴唇》:SalvadorDalí/
Projectepera"Tristanyfoll"《为舞剧“疯子崔斯坦”创作》:SalvadorDalí/
达利想重新回归大屏幕,年,他追随自己的梦想去了好莱坞。希区柯克(AlfredHitchcock)邀请他为自己的电影《意乱情迷》创造了一段梦境。
随后他又对动画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认为动画片是表现超现实主义的极好的载体。于是与迪士尼合作了一部动画片,这部动画在他有生之年并没有制作完成。基于达利的手稿,迪士尼于年发布了长达6分钟的动画片《命运》(Destino)。
Projectfor"Destino"《为短片“命运”所创作》:SalvadorDalí/
在美国的八年时间里,达利成就了超现实主义,他赋予了超现实主义主流的影响力;而同时超现实主义也成就了达利,使他成为了世界级的艺术大师。
??
在西班牙的晚年
年,名利双收的达利回到西班牙。他经常往返于西班牙,巴黎和纽约之间,继续着他的夸张的表演。另外,像很多艺术家一样,到了晚年,宗教对达利的影响日渐强大。此时他将绘画主题转向宗教和神话,并受到罗马教皇召见。达利结束了自己无神论生涯,开始信仰天主教。
美国在日本投下原子弹的事启发了达利,40年代末达利表现出了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开始了他神秘的原子分裂创作时期。
这幅《原子勒达》也是以卡拉为原型,用原子科学的观点来重新解释这个希腊神话故事,反映了达利看待世界的新方式。
LedaAtomica《原子勒达》:SalvadorDalí/
GalaPlacidia《球体状的卡拉》:SalvadorDalí/
年他开始了一个伟大的工程,修建自己的博物馆,也就是位于菲格拉斯的达利戏剧院博物馆,年达利剧院博物馆正式向公众开放。
在达利一生作画的最后阶段,他以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作为灵感来源,画了一些宗教题材的作品。比如这幅《地质回声》,它的原型是米开郎基罗在罗马圣彼德大教堂里的作品《圣殇》。达利发挥了自己的想象,重塑了圣母和基督的形象,并以一种巧妙的方式展现了画中的风景。
GeologicalEcho《地质回声》:SalvadorDalí/
年,卡拉与世长辞。缪斯已去,达利丧失了灵感之源,精神也处在一种半疯狂的状态,便再也没有拿起过画笔。
年1月23日,85岁医院逝世。按照他的遗愿,他被安葬在菲格拉斯达利戏剧院博物馆的穹顶下。
达利和他的作品一直饱受争议,有的人疯狂地热爱着他的才华,有的人则认为他只是一个善于自我营销的大骗子。但如果达利知道了即使到了21世纪的今天,人们还在谈论他,为他的价值而争吵,还会花钱买票去看他的展览,他可能会重复自己的名言:“天才会死,天才的作品不朽”。
所谓“创美”—创造生活中的美好
用眼看,用耳听,用心感受,用我们的双手去创造??
创美,永无止境∞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wangsicongg.com/gjxz/7950.html